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版权信息 本书纸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4月出版 作者授权湛庐文化(Cheers Publishing)作中国大陆(地区)电子版 发行(限简体中文)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书名:人人都该懂的克隆技术 著者:亚伦·莱文 电子书定价:53.99元 Cloning: A Beginner's Guide by Aaron D. Levine Copyright © Aaron D. Levine 2007 First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by Oneworld Publ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测一测:你对克隆技术了解多少? 1. 克隆技术的本质是什么?( ) A. 有性生殖 B. 无性生殖 C. 孤雌生殖 D. 体外受精 2. 开展克隆试验需要哪些材料?( ) A. 细胞 B. 基因 C. 胚胎 D. 受精卵 3. 克隆技术当下的应用有哪些?( ) A. 克隆人类 B. 克隆宠物 C. 克隆试验用动物 D. 克隆转基因动物 4. 克隆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有哪些?( ) A. 治疗性克隆 B. 生殖性克隆 C. 建立人类胚胎干细胞系 D. 培育医疗实验用人类 5. 克隆人面世后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 A. 身份认同 B. 家庭伦理观念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C. 物化人性 D. 优生主义 6. 涉及人类胚胎干细胞试验中的合法人类胚胎来源有哪些?( ) A. 实验人员捐献 B. 有偿征集女性提供者 C. 生育治疗中的多余胚胎 D. 手术治疗中的废弃胚胎 扫描二维码,下载“湛庐阅读”App, 搜索“人人都该懂的克隆技术”获取测试题答案!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目录 1 克隆是什么 克隆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克隆实验与科幻电影相去甚远 克隆离生活并不远:食品、药品及治疗 2 克隆实验清单:细胞、基因及胚胎 孟德尔的花园:遗传因子决定生物性状 寻觅遗传因子: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遗传信息如何传递:DNA双螺旋与碱基配对 破译遗传密码:基因编码蛋白质 真核细胞:克隆实验的基础材料 细胞如何生长: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哺乳动物的发育:从胚胎受精到分娩 3 从克隆蛙到克隆羊:克隆技术发展简史 种质论:分裂次数越多,遗传物质越少? 核移植设想:早期胚胎才能发育为完整个体 克隆人现世?一本小说引发的风潮 成功克隆小鼠?学术造假引发的克隆危机 动物学家的突破:商业动机促成克隆牛诞生 强强联合:克隆与转基因技术造就药用奶牛 多利诞生:成熟体细胞也可用于克隆 4 多利诞生之后,技术突破与瓶颈共存 1998年的喜讯:分化细胞成功克隆出牛 多利引发的健康隐忧:胚胎存活率低,个体健康状况好 克隆技术应用1:克隆灭绝动物、宠物及商用动物 克隆技术应用2:克隆转基因动物 5 诱人前景:胚胎干细胞与治疗性克隆 治疗性克隆:以获得胚胎干细胞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克隆 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发育为任何细胞的“源细胞”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突出重围:成功建立人类胚胎干细胞系 克隆人类实验中的胚胎从何而来:生育治疗中的多余胚胎 免疫排异:绕不开的人体免疫屏障 曙光初现:小鼠实验证实治疗性克隆可行 攻下一城:神经元移植拯救帕金森小鼠 突然的警钟:黄禹锡作假引发全球震荡 前路漫漫:化为泡影的胚胎干细胞系之梦 6 伦理之争:克隆技术支持者与反对者的持久拉锯 迷雾中的克隆人:别有用心者的炒作利器 反对者的声浪:安全性远未达标 生殖性克隆的应用场景:辅助生育、找回亲人及器官移植 支持者的声浪:生育自主,公众福祉 克隆人的困扰:身份认同、家庭观念、物化人性及优生主义 和而不同:拉锯战中的不断摸索 定义人的起点:影响态度的关键节点 卵子风波:资源稀缺带来的多样风险 7 风雨飘摇:在政策的夹缝中顽强生存 政府调控:在绝对禁止与绝对自由间徘徊 政策取向的分水岭:治疗与生殖 美国:联邦政策与州政策分歧严重 英国:口径统一、事无巨细 联合国:难以达成的多边协定 大势所趋:由限制转向包容 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地区差异大 择地行诉:政策影响下的克隆科学家全球“迁徙” 把技术的问题还给技术,用技术手段绕开伦理争端 8 未来设想:自由市场的强力驱动 食品用克隆动物:难以抗拒的广阔市场 药用克隆动物:神奇的生物发生器 克隆技术助力医学进步 终极变局:种系基因工程改良人类特质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最好的时代:理解、渐进、众志成城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克隆技术诞生于20世纪,注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技术。几 乎每个人都知道1996年出生的克隆羊多利,但是对多利之后克隆技术 取得的进展,却没有几个人说得上来。迄今为止,除了绵羊之外,科学 家已经成功克隆了马、猫、狗和牛。与最初的美好愿景相反,这些技术 突破反而带来了诸多问题:克隆牛产的奶和肉是否会被消费者抵触?是 否应该把克隆技术用于使灭绝物种或濒危物种重生?世界上第一条克隆 宠物犬史纳比(Snuppy)于2005年4月出生,这是不是意味着宠物克 隆的商业化时代已经到来?克隆技术能否用于制造胚胎干细胞,以便实 现某些医疗目的?除去这些,更让人好奇的是:我们离克隆工业制造出 第一个克隆人还有多远? 现今的科学家在克隆技术能否应用于人类生殖的问题上,几乎都持 旗帜鲜明的反对态度,但是克隆技术在非人类生殖领域内的不断发展和 持续实践,却让科学家们的这份决心显得有一点儿心猿意马。就目前而 言,克隆技术最好的前景莫过于为医学和健康领域带来巨大助益,如利 用胚胎干细胞为需要接受移植治疗的患者定制不被自身排异的组织器 官。回望过去,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时,媒体竞相报道 的盛况还历历在目,多利诞生时媒体趋之若鹜的景象依旧,不难料想, 如果未来真的有克隆人出生的那一天,功名利禄肯定是其背后的主要推 动力之一。 现代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人体的实践日益增多,人类社会不得不面对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育龄夫妇或单身母亲是否应当被赋予利用克隆 技术生儿育女的权利?更有甚者,如果父母想要的不只是一个孩子,而 是对特定基因进行修饰或者强化过的孩子,克隆技术应当施以援手吗? 好在,这已经是后话了。有关克隆技术及其意义的争论,往往因为支持 者和反对者固有的偏见而偏离科学的范畴。虽然克隆技术的操作细节不 甚烦琐,但是大体上的原理却没有那么难懂。如果能够了解克隆的基本 技术和这些技术的作用,你就完全可以在上述的争论中保有自己的一席 之地,不会被故弄玄虚的说辞弄得晕头转向。 克隆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有关克隆技术最基本的一个事实是:它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无 性”在这里指代的并不是两性交合的行为,而是与“有性”相对的一个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概念。通常来讲,有性繁殖指的是胚胎的形成需要来自父母双方的遗传 物质相遇,继而在条件适宜且允许的情况下,发育成为个体。生活在当 今世上的所有人类个体皆是有性生殖的结果:来自父亲的一个精子细胞 与来自母亲的一个卵子细胞结合形成胚胎,胚胎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 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两性的遗传物质组合为生殖过程引入了随机性, 能够确保后代与父母在遗传上具有巨大的差异性。而克隆只需要单一来 源的遗传物质,并且与被克隆者在遗传特征上保持完全一致。 克隆不依赖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要来源于同一个细胞的遗传物 质(或称“DNA”)。提供遗传物质的细胞首先要与成熟的卵细胞融 合,后者的所有遗传物质要事先被移除。然后,给予融合细胞适当的环 境刺激和条件,它便可以像受精卵一样开始发育。如果发育正常,最后 诞生的个体将和提供细胞的母体生物完全相同。显然,由这种生殖方式 产出的个体没有带来新的基因组合,只是忠实地复制了已有个体的全部 基因。 通常情况下,自然界的哺乳动物不会进行无性生殖,不过能够与克 隆进行类比的例子依然存在:同卵双胞胎。粗略算来,人类分娩中大概 每250次就会出现一对同卵双胞胎,他/她们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克 隆婴儿与DNA供体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就这一点而言,不妨把克隆 想象成出生时间严重迟滞的同卵双胞胎。精进之后的克隆技术倘若真的 应用于克隆人类,其与同卵双生子的差别大概是,后者只需要几分钟, 而前者需要很久,才能完成双胞胎的分娩过程。 尽管遗传物质相同,但是鉴于环境与发育密切相关,科学家们推测 克隆人类与亲代的相似性可能不及同卵双生的兄弟或者姐妹。在后天成 长中,相对于克隆人及其本体而言,同卵双胞胎的经历和生活环境往往 更相似。同卵双生子在同一个子宫内完成胚胎发育,出生后通常在相同 的家庭中长大。相比之下,克隆人和本体栖身的子宫不同,后天成长的 环境也往往不尽相同。克隆后代所处的环境甚至可能与本体的截然不 同,以至于我们不确定,莫扎特或者帕瓦罗蒂的克隆后代长大之后是否 会和他们一样具有音乐天赋。后天环境对个体发育和生长的影响如此之 大,让生物伦理学家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克隆人类所带来的巨大未知性。 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被成功克隆过,还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允许 人类出于生殖目的而滥用克隆技术。曾经有人建议将克隆技术用于帮助 不孕不育的家庭获得有亲缘关系的后代。然而,生殖科学领域内的研究 进展提供了许多更有效、争议更少的解决方案,使得这些本就小众的目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标家庭不再把克隆当作救命稻草。还有人提议用克隆技术挽救夭折的孩 子。他们认为,为人父母者应当有权利得到挽回早夭的孩子的权利,但 许多人对这个提议的后果持悲观态度。第一,我们在前文
人人都该懂的克隆技术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user 于 2021-04-05 09:52: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