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认识身体.2 [英]加文·弗朗西斯 著 唐源旃 译 中信出版集团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目录 献给 第1章 转变 第2章 狼人:满月之焦躁 第3章 受孕:存在于世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理由 第4章 睡眠:梦之空间 第5章 健美:狂怒失控 第6章 头皮:角、恐惧与荣耀 第7章 出生:重塑心脏 第8章 焕颜:青春美貌之魔力 第9章 刺青:转变之艺术 第10章 厌食:控制之魔力 第11章 幻觉:恶魔之领域 第12章 青春期:加速之青春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第13章 妊娠:最为精细之杰作 第14章 巨人症:都灵的两个巨人 第15章 性别:忒瑞西阿斯的双重生命 第16章 时差:容纳天空的大脑 第17章 接骨:愈合的代数 第18章 更年期:女神的第三张脸 第19章 阉割:希望、爱与牺牲 第20章 欢笑:我们自身的优越感 第21章 义肢:人类2.0 第22章 记忆:遗忘之宫殿 第23章 死亡:生命之赞歌 第24章 转变 致谢 保密信息说明 版权页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献给 谨以此书献给对生命持乐观态度的人们他们总是能看见人类发生变 革的曙光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我的目标是歌颂形体永不停息地转化为其他形式之变化。 ——奥维德 《变形记》(约公元8年) 一切事物随时间而改变,而我们也随之改变。 ——洛泰尔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840年) 命运打个响指,我就从女人变成了男人。 ——克里斯蒂娜·德·皮桑 《命运的变异》(1403年) 我们只不过是一堆不同感官的集合体……并且一直处于运动之中。 ——大卫·休谟 《人性论》(1739年) 它本身并无变化,还是年轻时的我眼中的那条河;变的只是我。 ——亨利·戴维·梭罗 《瓦尔登湖》(1854年) 变态过程掌管着自然现象……体现了人类知识和态度不断变化的特 征。 ——玛丽娜·沃纳 《当代艺术中奥维德的变形》(2009年)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第1章 转变 起初是如此简单的形式,却进化出了——并且持续进化着——最美 丽、最奇妙的无限多种形态。 ——查尔斯·达尔文 《物种起源》 我的诊所附近有个公园,里面有成排的樱花树和榆树,每年都会经 历各种美丽的转变。如果上下班的路上有时间,我会坐在长椅上观赏片 刻。冬天会有风暴,过去几年里,最高的几棵榆树被吹倒了。树倒下 时,连根拔起,地上留下了深深的棺材大小的大口子。复活节期间,枝 繁叶茂、翠绿欲滴,难怪有人说那就是天堂的颜色。春天,樱花盛开, 花瓣洒满草坪,在花海中散步就好像置身仙境一般,美不胜收。夏天, 空气厚重而又成熟诱人——炙热的烈焰燃烧着,孩子们在树荫下的毯子 上嬉戏;杂耍演员摇摇晃晃地走在树干之间牵起的绳索上。我最喜欢的 还是秋天,秋高气爽,脚下满是红褐和金黄。我欣赏这个公园的景色大 约25年了——它离我受训的医学院也很近。 18岁,在医学院接受训练的第一年,我踏过满地落叶,去上一堂永 生难忘的生物化学课——在这堂课上,我似乎看到了生命之错综复杂、 互为关联,甚至生命之惊奇所在。课堂开端并无特别:一幅血红蛋白分 子的示意图投影在墙上。老师解释说,使氧和血红细胞结合的化学物 质,即卟啉环,不仅对血红蛋白至关重要,对树叶中锁住太阳能的叶绿 素也至关重要。她说,多亏卟啉类化合物,我们现在已知的生命才可能 存在。墙面上,分子结构像是一棵四叶草,卟啉就是叶子,相互紧扣在 几乎如同哥特建筑一般复杂的结构里。每片叶子中间静静地躺着一个熔 岩色的铁原子。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爱丁堡麦道斯公园里的秋叶(2017年),摄影:加文·弗朗西斯 老师解释说,氧与每片叶子中心相结合时,会如同秋天的枫叶一般 红;氧释放后,颜色变暗为紫色。课讲到这里,依然是不折不扣的生物 化学课内容。“但这并不是一个静态过程,”老师接着说,“这是一个动 态的、鲜活的过程。”与氧结合后,铁原子的周边结构会发生转变,这 一转变产生的压力像是拉动了一个小小的原子控制杆,使其他三个铁原 子周边结构也发生扭曲,促进它们吸收更多的氧。这是我第一次发现生 物化学之优雅,我非常惊讶,但其实也非常明显:从叶绿素到血红蛋 白,分子之间彼此合作,维系生命的正常运行。 看着那幅示意图,我试着想象自己体内数以十亿计的血红蛋白分 子,我每次呼吸,肺部的血红蛋白分子因为吸氧而发生变化。然后,心 脏跳动将血液之河流推向大脑、肌肉、肝脏,同样的变化会逆向发生。 这一转变似乎就像树叶每年生长掉落一样,非常重要并且反复发生,但 莫名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过程竟然在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 生。 “组织需氧量越多,其酸性就变得越强,”老师接着说,“酸性会使 血红蛋白发生畸形,释放氧,释放量正好等同于需求量。”这是我当天 早上的第二大发现:血液经过精细标定,以满足身体不同部位各有差异 的需氧量。她开始解释,胎儿的血红细胞性能略有增强,以便从母体胚 盘吸收氧,但我已经沉溺在前两大发现当中,几乎听不见她说话了。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我感觉空气中充满了敬畏,一种愉快的心情慢慢展开:在身体里一 片喧哗的化学状态之中存在这样一种平衡,看起来有一种奇怪的美感, 但同时这也是一种必然。 转变是文学和艺术中最为古老、回响最深远的一个主题:2000年 前,拉丁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中将自然和人类描绘为一片翻腾的混 乱状态,一切物质,无论是否有生命,都困在变化的循环里,“就像蜡 一样易变,盖上新设计的印章,就和之前不一样,或形状发生变化…… 一切都处于不稳定状态,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模样”。奥维德在诗的末 尾,声明了生命之博爱,并且充满激情地请求世人以同情心对待一切存 在。这份同情心也是践行医术的中心所在——可以说,医学是科学与善 心之结合。这本书是对人类生活充满活力和转变的颂扬,这既是一种对 于人体的思考,也是一个普遍的事实。 宇宙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我们身边不断发生的变化:宇宙在膨胀,银 河系在旋转,地球沿着轨道转动,月亮每年都离我们越来越远。地球轴 心倾斜,才有了四季变换;潮汐冲刷地球海岸已经超过一万亿次。板块 构造的变动正在更新着地壳。“没有什么能长久保持不变”是一项真理, 以不同的视角来看,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你无法两次跨进 同一条河。”赫拉克利特如是说。地球表面的河流在不断运动和变化, 我们的身体也在一刻不停地更新。 只要活着,我们的身体就会处于形态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自身与外 界的界限是疏松的——环境因素不断对之进行塑造和重构。河水曾经是 海洋飞沫,下一年又可能成为你邻居血液的一部分。你大脑中的水分子 一度是落在远古地表的雨滴,在早已不复存在的大洋里汹涌澎湃。从这 个角度来看,身体本身就是一条溪流或一团火焰,没有哪两个时刻是完 全相同的。生长、恢复、适应、年老,我们的身体在从出生到死亡的过 程中不可避免地转变着,活着就会一直处于形态变化的过程中。通过睡 眠、记忆和学习,我们的思维也是如此。从我们疲于应付的危机,到出 生至死亡之间的过渡;从交织成为意识的神经流,到我们自身意志力和 决心产生影响的变化,生命中处处体现着转变。 “病人”意味着“受到痛苦折磨的人”,那么行医也就是为了缓解人类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的痛苦。我作为医生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利用那些有助于我们的变化,减 缓那些有碍于我们的变化。作为作家,我对变化很感兴趣,因为变化这 一隐喻已经让诗人、艺术家和思想家着迷了上千年。而作为医生,我同 样对变化很感兴趣,因为行医就是为了在病人的身心寻找哪怕最为微小 的积极变化。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第2章 狼人:满月之焦躁 这是人类的首次变形,吕卡翁之转变(为狼)值得细细研究。 ——吉纳维芙·莱弗利 《奥维德之〈变形记〉》 如果某晚,急诊室里满是暴力事件带来的鲜血,或者有许多精神病 人入院,那么同事们往往会说:“今晚肯定是满月。”在某个繁忙的夜 班,我甚至还走出门外看了看,以期在天上找到理由,解释为何我在地 上的工作如此繁忙。人们自古以来便相信,月亮不仅影响着潮汐和人类 生育周期,还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奥赛罗对爱米利娅说:“都是月亮的 错。它比平日离地球更近,男人都失去了心智。”詹姆斯·乔伊斯在《尤 利西斯》里说“月亮能够让人沉醉,让人窘迫,使人美艳,令人疯狂”。 人们普遍相信,月亮对人的心理能够产生转变性的影响——印度、伊 朗、欧洲和美国的诸多研究皆如此断言。北美一项研究发现,40%的人 深信月亮能够影响我们的心理;更早的一项调研称,在心理健康领域专 业人士里,这一比例为74%。但统计数据却一直无法证实这一观点,因 创伤、狂躁或精神失常而入院的人数并不受到月相影响,自杀、道路事 故或危机支持电话服务接到的电话频率与满月之间也并无联系。我的急 诊科同事,还有那74%的美国心理健康领域专业人士,他们全都错了。 如此普遍的观点竟然是错的,加利福尼亚的三位精神病学家也因此 展开了调查。在一项名为“重视月亮与精神错乱之关系”的研究里,他们 提出,在19世纪出现真正的人工照明之前,满月很有可能确实影响到了 心理健康状况不稳定的人,因为这种变化扰乱了其睡眠质量和时长。他 们援引证据称,在黑暗中休息14天能够结束甚至预防狂躁型精神错乱的 发作,而哪怕略微缩减睡眠时间,也能使心理健康恶化,致使癫痫发作 ——这一点已得到我患有双重人格和癫痫的病人确认。大脑中涉及健康 睡眠的活动模式似乎和与良好心理健康相关的活动模式重叠,但我们尚 不能完全了解二者是如何重叠的。 人工照明出现前,人们会利用满月前后的几天,因为月光足够明 亮,可以在夜间活动。18世纪英格兰实业家和知识分子组成了月光社, 有此名号并非因为研究月亮,而是因为成员们发现满月时更容易在夜间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pdf文档 认识身体.2

学科 > 科普 > 科普 > 文档预览
190 页 0 下载 83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认识身体.2 第 1 页 认识身体.2 第 2 页 认识身体.2 第 3 页 认识身体.2 第 4 页 认识身体.2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185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user2021-04-12 02:31:33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DocHub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多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