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风雪子郁 2010.7.10 整理 木鱼桥 制作 达尔文: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本书第一版刊行前,有关物种 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 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 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 物学者仍 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 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 地支持了这一观 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 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 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 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古代学者①只是影射 地谈论到这个 问题,姑置不论,近代学者能以科 学精神讨论这个问题的,首推布丰(Buffon), 但他 的见解在不同时期变动很大,也没有讨论到 物种变异的原因和途径,所以无须在此详述。 注 1:亚里士多德(Aristole 在《听诊术》 (Physic Auscultationes)中,论 述了降雨不是为了使谷 达尔文:物种起源 物生长,也不是为了毁坏农民的室外脱了粒的谷 物,然后他以同 样的论点应用于有机体;他接着 说道(此系克莱尔·格雷所「Clair Grece〕先生 所译, 他首先把这一节示我):“有什么会阻止 身体的不同部分去发生自然界中这种偶然的关 系呢?例如,牙齿为了需要而生长了,门齿锐利, 适于分切食物,臼齿平钝,适于咀嚼 食物,它们 不是为了这等作用而形成的,这不过是偶然的结 果而已。身体的其他部分亦 复如此,它们的存在 似乎是适应一定目的的。因此,所有一切构造(即 一个个体的所有 部分)都好像是为了某种目的而 被形成的,这一切经过内在的自发力量而适当组 合之后, 就被保存下来了,凡不是如此组合而成 的,就灭亡了,或趋于灭亡。”从这里,我们看 到 了自然选择原理的萌芽,但亚里士多德对这一原 达尔文:物种起源 理还没有充分的了解,从他论牙齿的 形成即可看 出。 拉马克是第一个人,他对这个问题的结论, 激起了广泛的注意。这位名副其实的卓 越的博物 学者在 1801 年第一次发表了他的观点;1809 年在 《动物学的哲学》(Philosop hie Zoologique) 里,1815 年又在《无脊推动物志》(Hist.Nat.des Animaux Sans Ve rtebres)里大大地扩充了他的 观点。在这些著作中他主张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 物种都是 从其他物种传衍下来的原理。他的卓越 工作最初唤起了人们注意到这种可能性,即有机 界以及无机界的一切变化都是根据法则发生的, 而不是神灵干预的结果。拉马克关于物 种渐变的 结论,似乎主要是根据物种和变种的难于区分、 某些类群中具有几近完全级进 的类型、以及家养 生物的相似而做出的。他把变异的途径,一部分 达尔文:物种起源 归因于物理的生活条 件的直接作用,一部分归因 于既往生存类型的杂交,更重要的归因于使用和 不使用、即 习性的作用。他似乎把自然界中的一 切美妙适应都归因于使用和不使用的作用;—— 例 如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伸颈取食树叶所致。但 同时他还相信“向前发展”(progressiv e development)的法则;仍然一切生物都是向前发 展的,那么为了解释今日简单生物的 存在,他乃 主张这些类型都是现在自然发生的。② 注 2:我所记的拉马克学说最初发表的日期,是根 据小圣提雷尔(Irid.GeffroySain t Hilaire) 所著的《博物学通论》(HiSt.Nat.Generale)第 二卷 405 页(1859 年), 关于这个问题的历史情 况,书中有极精辟的论述。这部书对布丰关于同 一问题的结论也 有充分的记载。奇怪的是,我的 袓父伊拉兹马斯·达尔文医生(Dr.Erasmus 达尔文:物种起源 Darwin)在 1974 年出版的《动物学》(Zoonomia, 第一卷,500-510 页)里已经何等相似地持有拉马 克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及其错误见解。根据小圣 提雷尔的意见,歌德(Goethe)无疑也 是主张同 一观点的最力者。歌德的主张见于 1794 和 1795 年他的著作的引言中,但这些著 作在此后很久才 发表。他曾突出地提出,今后博物学者的问题, 在于牛怎样获得它的角, 而不是怎样使用它的角 (梅丁博士“Dr.Karl Meding〕:《作为博物学 者的歌德”Goethe als Naturforscher),34 页)。 这是一个奇特的事例:相似的观点发生夜差不多 同一个 期间内,这就是说,歌德在德国,达尔文 医生在英国,圣提雷尔(我们就要谈到他)在 法 国,于 1794-1795 年这一期间内,关于物种起源 做出了相同的结论。 达尔文:物种起源 圣提雷尔(Geoffrog Saint 一 Hilaire), 依据其子给他写的“传记”,早在 1795 年 就推 想我们所谓的物种是同一类型的各种转变物。直 到 1828 年,他才发表他的信念,认 为自从万物 初现以来,同一类型没有永存不灭的。圣提雷尔 似乎认为变化的原因主要在 于生活条件,即“周 围世界”(monde ambiant)。他慎于做结论,并 不相信现在的物种 还在进行着变异。正如其子所 追记的,“假设未来必须讨论这一问题,这将是 完全留给 未来的一个问题。 1813 年,H.C.韦尔斯博士(Dr.H.C.Wells) 在皇家学会宣读过一篇论文,题为《一 位白种妇 女的局部皮肤类似一个黑人皮肤的报告》,但这 篇论文直到他的著名著作《关 于复视和单视的两 篇论文》发表之后方才问世。在这篇论文里他明 确地认识了自然选择 的原理,这是最早对自然选 达尔文:物种起源 择的认识;但他仅把这一原理应用于人种,而且 只限于某些 性状。当指出黑人和黑白混血种对某 些热带疾病具有免疫力之后,他说,第一,一切 动 物在某种程度上都有变异的倾向;第二,农学 家们利用选择来改进他们的家养动物:于 是他接 着说道,“人工选择所曾完成的,自然也可以同 样有效地做到,以形成人类的一 些变种,适应于 它们所居住的地方,只不过自然选择比人工选择 来得徐缓而已。最初散 住在非洲中部的少数居民 中,可能发生一些偶然的人类变种,其中有的人 比其他人更适 干抗拒当地的疾病,结果,这个种 族的繁衍增多,而其他种族则将衰减;这不仅由 于他 们无力抗拒疾病的打击,同时也由于他们无 力同较为强壮的邻族进行竞争。如上所述, 我认 为这个强壮种族的肤色当然是黑的。但是,形成 这些变种的同一倾向依然存在,于 是随着时间的 达尔文:物种起源 推移,一个愈来愈黑的种族就出现了:既然最黑 的种族最能适应当地的气 候,那么最黑的种族在 其发源地,即使不是唯一的种族,最终也会变成 最占优势的种族”。 然后他又把同样的观点引伸 到居住在气候较冷的白种人。我感谢美国罗利 (Rowley)先 生,他通过布雷思(Brace)先生 使我注意到韦尔斯先生著作中的上述一段。 赫伯特牧师(Rev.w.Herbert),后来曾任曼 彻斯特教长,在 1822 年《园艺学报》 (HorticulturaI Transactions)第四卷和他的 著作《石蒜科》(Amaryllidace)一书 (1937 年, 19,339 页)中宣称,“园艺试验不可反驳地证明 了植物学上的物种不过是比 较高级和比较稳定 的变化而已”。他把同一观点引伸到动物方面。 这位教长相信,每一 个属的单一物种都是在原来 可塑性很大的情况下被创造出来的;这些物种主 达尔文:物种起源 要由于杂交, 而且也由于变异,产生了现存的一 切物种。 1862 年,葛兰特(Grant)教授在其讨论《淡 水海绵》(Spongilla)的著名论文的 结尾一段 中(《爱丁堡科学学报》 (Endinburg PhilosophicaI Journal“,第四卷,28 3 页)明确宣称他相信物 种是由其他物种传下来的,并且在变异过程中得 到了改进。183 4 年在《医学周刊》(Lancet)上 发表的他的第五十五次讲演录中论述了同一观 点。 1831 年,帕特里克·马修(Patrick Mathew) 先生发表了《造船木材及植树》的著 作,他在这 部著作中所明确提出的关于物种起源的观点同华 莱士(Wallace)先生和我自 己在《林纳学报》 (Linnean Journal)上所发表的观点(下详)以 及本书所扩充的这一 观点恰相吻合。遗憾的是, 达尔文:物种起源 马修先生的这一观点只是很简略地散见于一篇著 作的附录中, 而这篇著作所讨论的却是不同的问 题,所以直到马修先生本人在 1860 年 7 月 4 日的 《艺园 者纪录》(Gardener“s Chronicle)中 郑重提出这一观点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马修先生的观点和我的观点之间的差异,是无关 紧要的:他似乎认为世界上的栖息者在 陆续的时 期内几近灭绝,其后又重新充满了这个世界;他 还指出”没有先前生物的模型 或胚种“,也可能 产生新类型。我不敢说对全文的一些章节毫无误 解,但看来他似乎认 为生活条件的直接作用具有 重大的影响。无论怎样说,他已清楚地看到了自 然选择原理 的十足力量。 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博物学家冯巴哈(Von Buch)在《加那利群岛自然地理描述》 (Description Physique des lsles Canaries, 达尔文:物种起源 1836 年,147 页)这一优秀著作中明确 地表示相 信,变种可以慢慢到变为永久的物种,而物种就 不能再进行杂交了。 拉菲奈斯鸠(Rafinesque)在他 1836 年出版 的《北美洲新植物志》(New Flora of Nortb America)第六页里写道:“一切物种可能曾经一 度都是变种,并且很多变种由 于呈现固定的和特 殊的性状而逐渐变为物种”;但是往下去到了 18 页他却写道:“原始 类型、即属的祖先则属例 外。” 1843-1844 年,霍尔德曼(HaldeMan)教授在 《美国波士顿博物学学报》(Boston Journal of Nat.Hist.U.States,第四卷,468 页)上对物种 的发展和变异巧妙地举出 了赞成和反对的两方 面论点,他似乎倾向于物种有变异那一方面的。 达尔文:物种起源 1844 年,《创造的痕迹》(Vestiges of Creation)一书问世。在大事修订的第十 版(1853 年)里,这位匿名的作者(3)写道:“经过仔细 考察之后,我决定主张生物界的 若干系统,从最 简单的和最古老的达到最高级的和最近代的过 程,都是在上帝的意旨下, 受着两种冲动所支配 的结果:第一是生物类型被赋予的冲动,这种冲 动在一定时期内, 依据生殖,通过直到最高级双 子叶植物和脊椎动物为止的诸级体制,使生物前
《物种起源》达尔文
专业资料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
文档预览
1020 页
0 下载
28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user 于 2024-04-12 10:58:4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