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版权信息 书名:硅谷帝国 作者:[美]露西·格林 ISBN:9787521703634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硅谷帝国》广受赞誉 《时尚先生》评选的2018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福布斯》评选的首席营销官必读的12本关于社会影响的书籍之 一; 书籍评论博客Book Riot认为该书是科技和创业文化方面的必读书 目。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评论 露西·格林坦诚地对一些企业领导人、有影响力的风险投资家、学 者、记者和活动家进行了访谈。她精准地指出,若我们继续任由缺乏监 管的巨型科技公司决定我们的未来,未来将会变得岌岌可危。 ——《时尚先生》 在这本饶有趣味、经过行业内部调查研究的书籍中,著名的未来主 义者,同时也是享有盛名的国际智囊团领袖露西·格林……抽丝剥茧, 向我们展示了光鲜的科技乌托邦背后的东西。 ——《福布斯》 此刻,有一件事情已经不言自明,那便是诸如脸书、优步和谷歌等 主要的科技公司在不断壮大,对公众生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而普通 消费者甚至政府与之抗衡的能力却在减弱。在《硅谷帝国》这本书中, 露西·格林把这种急速变化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会招致的后果都做了阐 述……读之令人兴奋。这本书告诉我们:若把庞大的权力集中在极少数 人手中,势则危矣。 ——Longreads 如果你对那些重大的科技问题在未来五年如何发展稍微有一丁点儿 兴趣的话,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作者露西·格林是一位未来主义 者,她熟练巧妙地探讨了一些科技行业(过去及未来)施加于我们的大 难题。 ——《爱尔兰独立报》 在《硅谷帝国》这本书中,未来主义者露西·格林对于硅谷那些大 型科技公司的触角和权力不断延伸和增长的现象进行了睿智灵活的分 析,读到最后令人毛骨悚然。谷歌、苹果、脸书和亚马逊等诸公司向前 跳跃得太快,监管者已望尘莫及。若任其自由发展,这些科技巨头将要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颠覆每个行业并重塑未来。而这会对我们其他人意味着什么?强烈推荐 此书。 ——丹·里昂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 硅谷能否搞定整个世界?它能否搞定自身?带着勃勃的野心和无边 的傲慢,美国的那些科技巨头正在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造眼前的一切,但 是他们并不见得总是深思熟虑,因此,露西·格林挑起了这一重任,而 且她看到的未来并不全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硅谷帝国》一书的出现再 及时不过了。 ——弗兰克·罗斯,《浸泡的艺术》作者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前言 未来的一切都应该重新定义 那是2014年。大批人赶到都柏林参加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典——全球 网络峰会(Web Summit),会议议程进入了最后一轮讲话。自2009年 以来,即便是赶上都柏林最潮湿、暴雨频发的季节,欧洲的大小新兴企 业、市场营销人员以及社交媒体经理人和一些跟风者仍然会蜂拥而至, 来到这座城市参加盛典。会场上,与会者一边穿梭于各个展台收集传 单,一边定神仰望那些来自硅谷的顶尖企业代表,听他们滔滔不绝地讲 自己的创业智慧。到了晚上,每个人都会去喝上几杯吉尼斯黑啤。(后 来峰会会址迁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但形式没变。) 每年我都会参加20场左右这样的会议:那些技术高管交替出现,清 一色的翻领传声器,背诵着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话语,还会长篇累牍地 讲述科技、零售以及营销等领域未来将要发生的变化。例如,“数据就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型石油!”“内容为王!”“自我革命,以求生 存!”我和一群记者以及那些技术高管会奔赴全球各地的热点地区参加 会议,以便接触到这些自称远见者的大咖,并代表各自公司发表关于未 来会如何发展的看法。过去几年里,会议日程表安排得越来越紧凑,每 次开会大家都争抢一份公司差旅预算,并试图在BuzzFeed(美国的一家 新闻网站,中文名是“嗡嗡喂”)上争得一块版面。这种会议已经演变成 一种运行有序的营销活动,尽管呼声很高,却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我 已经去过了太多这样的会议,它们俨然开始有了一种TED(泰德)大会 的态势,内容冗长且毫无特色。 不过,这一次却令我耳目一新。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周末版编辑卡罗琳·丹尼尔 (Caroline Daniel)嘲笑亿万富翁彼得·蒂尔(Peter Thiel)关于硅谷王国 那傲慢的“改变世界”的口号(还有他最近发出的声明:欧洲人没有职业 道德)。对蒂尔的下一个宏伟蓝图,丹尼尔也是嗤之以鼻,这里暗指他 对长寿研究的痴迷。蒂尔因致力于研究如何长生不老而闻名,他希望通 过输入年轻人的血液来保持青春。如此异乎寻常的举措是一个典型的硅 谷行为,还被美国HBO电视台的一个同名讽刺剧模仿。丹尼尔眉毛高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挑,带着一丝微笑问道:“那么,你真的认为你可以永远活下去吗?” 我停止了记笔记,抬起头来。之前确有传言说蒂尔和一些硅谷大咖 对长生不老感兴趣,但直到此刻这一做法似乎都太疯狂,像是极有钱的 花花公子无聊的追求,而不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商业活动,也不太可能变 成现实。但是蒂尔表现出来的笃定逐渐打消了人们的这些疑惑。他是认 真的,而且很快我发现还有一些别的人也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所有这 些远不像餐馆推荐或者网络市场那般简单了。看来硅谷的雄心壮志已经 攀升至一个新高度,令人瞠目结舌。 蒂尔说,现在的人已经学会了不再对未来或者科技的前景充满激 情,而且开始用反乌托邦的眼光来看待太空探索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他 问道:“看过了像《地心引力》(Gravity )这样的电影,太空探索以这 样的方式呈现出来,谁还想离开地球?”(这成了蒂尔经常挂在口头的 话。)他继续说道:“在解决世界性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更加踌躇满 志。我们的远大抱负都上哪里去了?” 蒂尔认为,在当代社会,那些技术专家为了拥抱未来,反而成了一 种“反文化”。他坐在约22000名科技精英面前,我呆呆地望着他,内心 充满了仰慕之情,但他的话让我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不过蒂尔却对硅 谷的科技精英格外看重,把他们视作21世纪的朋克摇滚。他说政府不仅 不重视他们,而且还试图通过对那些他们一窍不通的技术设置条条框 框,以此来减缓科技发展的进程。政治和政客们的无知阻碍了我们前进 的步伐。 丹尼尔随后问道:“作为技术专家,你真的有权决定改变整个世界 吗?” 蒂尔斜着脑袋思考着,回答道:“是否有权这个问题很难说,你可 以反过来提问华盛顿特区的政客们,他们阻止医疗发明去救死扶伤,是 谁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力?又是谁赋予那些人权力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阻 碍科技发展?” 我感到震惊,丹尼尔似乎也有点局促不安。蒂尔继续说道:“现实 是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完美无瑕的世界,这个世界问题丛生,有很多 极其糟糕的事情。因此,我认为我们有责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而这就 意味着有时候我们无法去征求许可,而是随后求得谅解。”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我脑子里浮现出技术狂热发展的那几年蒂尔说过的话,他的话概括 了硅谷对自己在世界中扮演的角色的认识,以及社会上正在形成的一种 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态度反映出人们对于那些会影响全世界的、不可 逆转的变化报以冷漠的反社会式家长主义作风,被技术进步无情地抛在 后边的人更是如此。 当城市里那些雄心勃勃的千禧年客户 用上按需定制的、可以飞 起来的自动驾驶汽车时,无数的工人会因自动化而失业。快餐店工人会 被机器人取代,各大航空公司也已经开始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检票和行 李箱贴签。从逻辑上讲,这些不同的个体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 放到一块儿来看的话,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痛苦的 变化,而这种变化在硅谷那些百万富翁眼里被不假思索地合理化为“进 步”。 不过,这是我们想要的那种进步吗?我们是否意识到这种变化的发 生有多快?它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对于硅谷所定义的未来,我们 是否应该欣然接受? 有一点我需要讲清楚,当我提到“硅谷”一词时,我特指的是那些已 经可以代表数字技术行业和文化的公司群体,即脸书(Facebook)、亚 马逊(Amazon)、优步(Uber)、谷歌(Google)、苹果(Apple)、 和特斯拉(Tesla) ,都是世上最有野心、最 色拉布(Snapchat) 强大的科技公司,而它们正试图塑造我们的未来。这些公司中有些都有 了属于自己的缩写词,比如GAFA(谷歌、苹果、脸书和亚马逊)。自 从苹果公司重新崛起以来,科技公司不仅成了大众市场,而且成为不朽 的、跨区域的世界品牌。它们与强大的千禧年客户保持着同一个步调, 对他们来讲,数字社交、移动应用和互联网已经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20多年来,这些硅谷巨头的实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取代了许多传 统行业,例如汽车制造和能源行业,而像零售业、娱乐、通信和旅游业 就更不在话下了。沃尔玛(Walmart)创建于1962年,联合利华 (Unilever)成立于1929年,雀巢公司始于更早的1905年。我所在的公 司——智威汤逊(J. Walter Thompson)创建于1864年,是一家跨国广告 公司,历经数十年的奋斗才走向全球。上述这些传统的公司现在正和亚 马逊展开激烈的角逐,而亚马逊在1994年才起步。还有一些别的科技公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司起步更晚,但是它们现在已经十分强大,夺走了不少市场份额。 同样,在极短的时间内,社会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中产阶 级转移到了一些超级富豪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不再对宇航英雄和好莱坞明星顶礼膜拜,转而将科技巨头奉若神 明。这些变化正好和经济上的重大转变同时发生。在经济上,制造业和 传统商业已不再独占鳌头,算法和数据成为中坚力量。而所有这些结构 性的变化都源于科
硅谷帝国
计算机 >
其他 >
other >
文档预览
280 页
0 下载
66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user 于 2021-04-05 09:48:0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