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版权信息 COPYRIGHT 书名: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1995—2018 作者:郭万盛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ISBN:9787508693545 本书由中信出版集团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谨以此书献给推动中国前进的人们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推荐语 《奔腾年代》是中国互联网史的佳作。互联网史有两个特点 :一是近在眼前。这段历史与每个人的当下与现在割舍不断,我 们每人身处庐山之中,一花一草,无不生鲜。看历史的人就是历 史中人。二是远在天边。一千年后,其他轰轰烈烈的当代历史都 暗淡下去后,人们仰望星空,会发现,这颗星与蒸汽机革命那颗 星一样明亮,离得越远,越显光芒,因为它是恒星。 ——姜奇平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互联网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后半程扮 演了关键角色。系统梳理这20多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是了 解中国改革开放一把很重要的钥匙。中国互联网史,不远不近, 值得我们深入总结和思考。郭万盛为我们做了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情。 ——方兴东 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互联网口述历史(OHI)项目 发起人 凡为过去,皆为序章。《奔腾年代》以鲜活的故事深入反映 了互联网如何改变中国,呈现了中国经济、社会、科技、政治等 领域激动人心的变革,对于人们如何透过互联网,考察过去,走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进未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建华 滴滴出行集团党委书记、首席发展官 跨界融合,万物互联,互联网正在深入彻底地改变人类社会 ,并让人们对自己产生更深刻的认知。这一切的发生,让当下无 愧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奔腾年代》对这个时代做了生动的记录 ,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把握所处的时代位。 ——张衍阁 界面新闻执行总编辑 阅读《奔腾年代》,你会发现,这20多年间,互联网的发展 变革了整个时代。究其本质,是源于个体进化方式的颠覆:互联 网彻底打破了资源的过度中心化,任何渺小的个体,都有可能爆 发出“影响世界”的巨大能量。这种因变革而带给普通人的机遇 与价值空间,足够激荡人心,这是互联网给个体赋能的结果。 ——董冠杰 北京奇树有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前言 我似乎觉得,为我们所经历过的那种紧张而富有戏剧性的令 人惊诧的生活做见证,是我应尽的一种义务。 ——[奥]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一 20世纪90年代初的某一天,在山东兰陵的一片棉花地里,因 为疲惫和孤独,我突发奇想:要是有一种机器能带在身上,让我 能随时联系到远方的小伙伴就好了。彼时,因为物质的匮乏和信 息的闭塞,“大哥大”于我而言,还是个闻所未闻的词,BP机直到 90年代中叶才开始在县城追求时尚的人群中流行。在几乎与信息 文明毫无关联的故乡的土地上,我的想法显得遥远而不切实际。 对于个人亲历的经验世界之外的认知途径,除了学校发的教科书 ,偶尔在县城书店购得的杂志,就是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和民间 传说。时间平静舒缓,世界似乎一成不变。 大概在2000年前后,随着网吧在县城零星出现,信息化的浪 潮开始冲刷到了我所生活的乡土中国。互联网悄无声息地为无数 年轻人打开了一扇大门,将他们带向一个充满了无限可能的世界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他们从网上阅读新闻,浏览信息,消遣娱乐,在论坛中发表一 己之见,向不知身在何方的陌生人敞开心扉。人们的生活越来越 多地被打上信息技术革命的烙印。事物存在的方式也逐渐分为两 部分,现实的和虚拟的。自此,时间开始了加速度,影响生存的 变量逐渐增多。 特别是2010年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这种趋势愈发 明显。信息科技的门槛越来越低,操作也越来越简单。互联网成 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支付越来越普遍,在 城镇的集市上,即使买一碗豆浆,也可以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 。网约车软件把出租车和专车司机与乘客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 无论是在人口聚集的县城,还是在散布于原野的村庄,出行用车 都变得便捷而高效。互联网拉近了中国村庄和世界各地的距离, 在代购网站下单后,海外的各种物品可以通过便捷的物流渠道抵 达中国的村落。 互联网给故乡带来的变化,只是一个非典型样本。到目前为 止,8亿人笼罩在互联网的晨晖之中。广袤的中国大地,正被互 联网赋予崭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数字化的浪潮与中国改革开放 的大潮相互激荡,一个繁荣的数字社会正在降临。尼葛洛庞帝在 20世纪90年代所预言的“数字化生存”,我们都已习以为常。 二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说:“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关联的时 代,在这个时代中,我们会由一种个体变为一种集体。我认为, 在互联网时代中,我们通过结合把自己变为一种新的、更强大的 物种。”这种表述并非夸大其词。在互联网时代,不同区域、不 同行业的人产生了新的连接,人们存在的方式和以前有着天壤之 别。个体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草根长成参天大树的故事,数 不胜数。曾经沉默的、弱小的或孤寂的人,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发 出自己的声音。即使卑如苔花、渺如尘埃,同样可以成为被关注 的焦点。 当个体被赋能以后,组织的存在形态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 化。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无数行业的固有边界变得模糊不清。 交融成为趋势,跨界和重构成为常态。“去中心化”“零距离”“分布 式”的互联网特质,投射到各个传统行业领域。平台化管理的互 联网企业运营方式,启发着传统的企业寻求互联网时代的再生之 道。在诸多企业中,海尔成为颇有代表性的先行者。传统企业管 理的封闭式科层制被打破,企业转型为开放式、自组织的创业平 台。用张瑞敏的话说:“过去海尔是海,现在海尔是云。海再大 ,仍有边际。云再小,可接万端。”在他眼中,海尔已经蜕变成 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互联网与中国的关系,人们将会发现, 互联网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重新崛起的时代机遇。经过20多年的发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展,中国站在了数字化浪潮的前沿,从一个亦步亦趋的追随者转 变为勇于革故鼎新的引领者。在全球市值排名前10的互联网公司 中,中国已经占据了5个席位。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百度等 互联网企业开始成为中国的新名片。而在独角兽企业的世界排名 中,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超过60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国家。 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 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轻人艳羡不已。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 双11”,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购物节,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 地区,汇聚了全世界1500万种货品。开启未来的人工智能、共享 经济、区块链等互联网最新的应用,即便是一些中国大妈也已经 耳熟能详。因为在资本觉醒的年代,这些与她们的投资收益息息 相关。 如果一个外国人初来乍到,在体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于日常 生活的渗透之后,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走进未来的错觉。美 国硅谷那些向来有些自负的技术天才,正对微信、淘宝等源自中 国的互联网创新思维和模式产生着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西方媒 体的版面上,“世界工厂”这个词显然落伍了,取而代之的是“世界 创新工厂”。 三 一切肇始于1987年9月20日。那一天,中国科学家钱天白向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发出了一封内容为“穿越长城,走向世界”的 电子邮件,中国由此成为国际互联网络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当 时的人们不会料到,这封言简意赅的电子邮件,会开创崭新的历 史。1994年4月20日,又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这天,经过中国 科学家胡启恒、钱华林等人不竭余力地争取,一条64K国际专线 将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与互联网连在了一起。中国成 为第77个全功能接入互联网的国家。自此,互联网的神秘之光照 到了渴盼早日融入世界数字大潮的中国。面对互联网这个历史上 不曾出现的新事物,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们将美国互联网公司的 做法拷贝到中国,让其在中国生根发芽。而开放的社会环境,则 为互联网的壮大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历史的关键之处,往往只有几步。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诞生 在美国国防部,而且带着美苏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进行冷战 的烙印。虽然这个新技术如何影响未来尚不明确,但当互联网的 浪潮在世界激荡时,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并未视之为洪水猛兽, 而是从中看到了追寻现代性的新希望。尤为难得的是,中国的决 策者,准确地把握住了这次难得的机遇,张开双臂,热烈地迎接 这个伟大的发明。在美国1993年宣布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 后,中国政府紧接着于1994年做出了让互联网落地中国的决定。 1995年,中国互联网正式开始了商业化应用。接下来,决策者对 互联网领域的创新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包容。每逢关键的时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刻,政府层面推出的政策几乎都推动互联网浪潮跃向新的高度。 造就互联网蓬勃发展态势的,还有一股源自市场经济深处的 力量,那便是敢于冒险和探索的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滋长于改 革开放开辟的新天地中,反过来又拓展着改革开放领域的边界。 在中国开辟出一条通向互联网世界的道路之后,嗅到先机的企业 家便开始了行动。张树新、马云、丁磊、田溯宁等人,勇敢地和 过去的自己告别,义无反顾、无所畏惧地跃向互联网的浪潮之中 。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扮演了中国互联网奠基者的角色。基于一 种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感,他们或者凭借技术或者凭借资本或者 仅凭对互联网的信仰,试图借助互联网带来的契机助推民族的崛 起。他们殚精竭虑地向中国民众普及互联网知识,激发人们对互 联网的好奇和向往,并将他们发展成为互联网的用户。“中国人 离信息高速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这句写在中关村南大街 一块广告牌上的广告

pdf文档 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1995—2018 - 郭万盛

计算机 > 其他 > other > 文档预览
554 页 0 下载 66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1995—2018 - 郭万盛 第 1 页 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1995—2018 - 郭万盛 第 2 页 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1995—2018 - 郭万盛 第 3 页 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1995—2018 - 郭万盛 第 4 页 奔腾年代:互联网与中国:1995—2018 - 郭万盛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549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user2021-04-05 10:05:59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DocHub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多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