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金克木(1912—2000),字止默,曾用笔名辛竹、维谷、演慧、安 琪等。安徽寿县人。著名学者、诗人、翻译家。1930年赴北平求学, 1933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翻译等,是三十年代新诗坛的重要一员。 1935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七七事变后离开北平南下,辗转于武 汉、长沙、香港、重庆、昆明等地,在报馆编写新闻,在中学、大学教 授外语。1941年经缅甸到印度加尔各答,任《印度日报》编辑;1943年 到贝拿勒斯鹿野苑随印度大学者憍赏弥老人读梵文、巴利文,学习、研 究印度哲学。1946年回国,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教梵文及印度哲学 史。1948年起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教梵文、巴利文、印地 语、乌尔都语等。教学同时,发表多部作品,包括学术著作、散文、杂 文、诗歌、小说、翻译等。历任第三届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 社第五届至第七届常委,宣传部部长。 金克木先生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 语、法语,懂德语、拉丁语等多种外国语言文字。学术研究涉及诸多领 域,除了在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上成绩卓著外,在国学、中外文化 交流史、佛学、美学、比较文学、翻译等方面也颇有建树。 封面用图为清初范承漠(1635—1691)顺治九年(1652)壬辰科试 卷,该卷获第二甲第二十三名。原文件收藏于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 图片由中华书局提供。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Copyright © 2017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八股新论/金克木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8 (三联精选) ISBN 978-7-108-05844-7 Ⅰ.①八… Ⅱ.①金… Ⅲ.①八股文-研究 Ⅳ.①H15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63407号 责任编辑 冯金红 装帧设计 鲁明静 责任印制 宋 家 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100010)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网 址 www.sdxjpc.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市松源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7年8月北京第1版 2017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850毫米×1168毫米 1/32 印张4.75 字 数 90千字 印 数 0,001-8,000册 定 价 25.00元 (印装查询:01064002715;邮购查询:01084010542)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注释 □□□□□ 本书中所出现的如上方框同原版纸书。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目 录 Contents 出版说明 引子 八股评罪 八股文“体” 八股文“心” 《四书》显“晦” 附录 八股文前八股文 八股开篇 陈年日记一则 高鹗的八股文 父子对话:八股文学 奇书的平凡 闲谈“八股文学史”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出版说明 金克木先生1991年应中华书局之邀,与启功、张中行二位先生一 起,共同撰著了《说八股》一书,为文坛合作之佳话。金先生在其中单 独成文《八股新论》,篇幅精简,文字通脱,对八股的源流、体式、功 能和历史功过做了既透彻深入又亲切可感的疏解,实为作者体大思精的 文章佳构。三联书店2011年版《金克木集》将此文收入第五卷。 时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成立八十五周年之际,谨将此文连同 作者其余七篇相关文章合编一册,书名仍为《八股新论》,收入新编文 丛“三联精选”之中,以纪念金克木先生与三联书店多年的合作情谊。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2月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引子 在下忽然不顾衰年,不惜余力,作文论八股,真是何苦来哉!不免 照八股格式先“破题”。 问: 何为而作此论也? 答: 不是作挽歌,是作悼辞。无挽留之意,有哀悼之情。悼两千 几百年来“士”的读书应考做官的道路与八股同亡,五百年间文体传统结 晶木乃伊随八股化为乌有。多少年,多少人,“枉抛心力作词人”。今 天,八股之名,知道的人不少;八股之文,见过的人只怕不多了。考试 虽存,大非昔比。科举与文体虽是学者常识,未必为一般人注意。何妨 略说,分作两股。 春秋时代,诸侯争霸,招贤纳士,出现了一条不由血统或战争而能 参加统治集团的做官道路。走这条路的人中名声最大的是孔子。他周游 列国,提供咨询,传授门徒,著书立说,尊为圣人。战国时代,这些人 在政治上文化上声势浩大,最后一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辅佐皇帝统 一天下。秦代统一文字,设立官学(博士官,“以吏为师”),堵塞了游 学游说的进身之路。西汉时代,保留博士传授官定“经”书。另辟非由血 统或军功而能做官的道路,即地方名流推荐与皇帝当场面试相结合 的“选举”。殿试献策最有名的是叔孙通、贾谊、董仲舒。东汉时代,民 间讲学之风大盛。做成或做不成官的读书人成群结队议论政治,和掌权 太监进行激烈斗争。魏晋六朝之后,唐代规定文人单由科举考试做官。 虽是单行线,仍须大官推荐,未灭汉代“两结合”余风。宋元明清这一千 年内读书做官的人便只有应考的一条路了。考试科目中,历代都保留了 春秋战国和汉代的廷试对策。可是长期都不重视,徒有虚文。所重视的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是另外科目,出题作诗文。唐代重诗,宋代重文。宋代开始考“经义”, 摘《五经》句出题,要求考生作文解说。南宋朱熹编订《四书集注》, 将《论语》《孟子》两书和《礼记》中《大学》《中庸》两文合编加 注。元代开始考“四书义”,从《四书》中摘出考题而以朱《注》为解说 标准。明代确立文体,就是通称的八股文。考试科目不是只有八股。做 官道路也不是只有应考。在清朝做官就有血统、军功、科举、捐纳、保 荐这几条路,都是古已有之的。 汉文文体的发展和这条读书做官道路密切有关。汉赋、唐诗、宋文 都为做官扬名所必需。八股文体兼骈散,继承了战国策士的言论,汉魏 六朝的赋,唐宋的文,而以《四书》为模范。分析八股文体若追溯本源 就差不多要涉及全部汉文文体传统。八股文结构不是仅有八“股”。它的 开头是“破题”,接下去是“小讲”,随后有八“股”分作四对的“比”。“起 比”“中比”“后比”加上“束股”一对。各“比”之间还有连接承转的 话。“比”后是结语。全篇本来只有二三百字解说《四书》义,体式定后 越来越长。清朝先定五百字,后限七百字。全篇文意不许越出题外。但 出题是《四书》句,一句、半句、几句、全章都可以,上下不连气 的“截搭题”也可以,所以不许“犯上”“犯下”,又不能不照应小题目的上 下文。结构之外,传统各种文体有不少特点在八股文里集中了,凝固 了,于是僵化了,成为木乃伊,不能变化发展,又捆在《四书》上不能 动,所以一废科举便消灭得尸骨无存了。 以上两点悼意化为下面四篇文章。 第一篇是《八股评罪》。八股有功没有?不成问题,没有。八股有 罪没有?不成问题,有。问题在于有什么罪?有多大罪?我不会作评 价,也不会作断语,只是考察一番,并举八股片断为例。例子是清代诗 人王渔洋(士祯)和袁随园(枚)的。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关于八股本身,只作为文学现象来考察。有两篇,分论《八股 文“体”》和《八股文“心”》。这可以算是两股。从两方面说一些不知有 没有人讲过的话。举的片断八股的例子是明代汤若士(显祖)、徐文长 (渭)和清代尤西堂(侗)、高兰墅(鹗)的,兼说“红楼外史”高君的 词以为对照。还引《论语》一章以见八股结构之源。 八股与《四书》不可分。《四书》不但出八股之题,而且出八股之 体。八股文又叫做“四书文”。《四书》是朱晦庵(熹)的“述而不作”的 著作。元明清五百多年间这是“显学”,但又可以说是“晦学”,因为一者 是晦庵之学,二者是明受尊崇,实作招牌,真意不明,以致八股一废, 晦庵之学随之而晦。究竟《四书》和八股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的实际意 义或功能或体式是什么?也许还是晦而不显,需要费力探索。因此,最 后一篇是《〈四书〉显“晦”》。前文引过《论语》中一章。这里再引 《孟子》的片断。为说明八股实有和皇帝对话的对策性质,引了清顺治 六年状元刘克猷(大壮)的殿试考卷答“策问”中的精彩部分。由此可见 从《四书》到八股的“一以贯之”。 以“八股”为题,始于“评罪”,中辨“体”“心”,终于“显晦”,取名 为“论”,实是闲谈。能力有限,又不能去图书馆查考群籍,八股取材多 出于清梁章钜的《制艺丛话》,更受限制。不过,不同于八股的只敷衍 旧义,而对少量“取样”加以剖析,说是“新论”也许还可以。这两个字又 是抄汉代桓谭的书名,用来作题目也合乎八股题必引现成文句的规定。 我当然决不是妄自比拟古人,也未见过那部失传的古书,这想必是无需 声明的。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八股评罪 八股定罪已久,还有什么可以评说? 自从本世纪初清朝廷废科举以后,八股文销声匿迹。明清两代五百 年间汗牛充栋的八股文选本和《闱墨》(考卷刊印本)以及为作八股用 的入门书参考书忽然之间消灭干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更是“臭名 远扬”,“永世不得翻身”了。何必再提? 八股文从前称为“时文”。名家的文集都不收容。刻印“时文”稿也另 作一集。乾隆皇帝钦定官修的《四库全书》只将明朝的八股文选出一集 作为标本,其他一概不收。可见最高主考皇帝并不认为八股文是上等文 学,名义上尊崇,实际上鄙视。奉诏编这部选集的方苞是清朝“时文”一 大家,又是“古文”一大家,桐城派的开山祖师。连他也不重视八股。在 搜罗他的集外文的《
八股新论
生活休闲 >
兴趣爱好 >
随笔 >
文档预览
114 页
0 下载
64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user 于 2021-04-05 10:20:4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