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的焦虑心态,可以踏实了 刘强东:太保守,让我只能看着机会流走 胡玮炜: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最后你都得还回去 沈南鹏:这是一条“穿着西装的鲨鱼” 梁建章:鼓励女性生育,最有效的方式是给补贴 徐小平:创业者有这三种能力,不管模式我都投 江南春:营收从30亿到130亿,我只做了一件事 董明珠:赌十亿是相信中国制造必然崛起 曹德旺:年轻人今天注册公司,后天就想成为首富 周斌:若中国的财富管理按天计算,现在00:05 李书福:其实我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 张维功:风雨中做事,阳光下做人 曹国伟:新浪是唯一挣门户钱的,没有做游戏的命 潘石屹:东北没有一个企业家 吴国平:开发旅游小镇是一款养成类游戏 周鸿祎:打网络战,中国公司作战能力不比美国差 李东生:在实业中找互联网的落地点,才不会被抛弃 丁磊:我只想安静地做个匠系青年 徐立:从科学家转换成企业家,我玩得很快乐 冯仑:灰色地带的泼妇理论依然存在 程维:中国互联网从没输过 车建新:穷人家的“富”二代 柳传志:中国企业家的焦虑心态,可以踏 实了 【人物小传】 说起中国的企业家,我想到的第一个人是柳传志。 在我的企业史创作中,他可能是出场次数最多的企业家,没有之 一。 《激荡三十年》就是以他开的篇:1978年,柳传志在《人民日报》 上读到一篇如何养牛的文章,察觉一个新的时代真的要来了; 然后是1984年,柳传志下海创业,与他同期的有张瑞敏、王石、李 经纬、牟其中和潘宁等等,于是那一年被称为“企业元年”; 接着,1996年,柳传志主导联想转型,投入于国产电脑的生 产,“世界没有联想,人类将会怎样”的广告词宣告了第一个国货时代的 到来,联想的“贸工技”模式成为中国公司的经典成长路径; 再然后是2004年,联想收购IBM的电脑业务,成为中国公司跨国并 购的第一案;再然后是2009年,联想遭遇重大转型;再再然后是2015 年,联想控股在香港上市,柳传志罹患癌症退居二线,却又在无意中引 发“在商言商”的大讨论。 但是,我希望今天见到的这个柳传志,不是墙上挂着的那个传奇, 不是一个已经完成了使命的、金盆洗手的“教父”,而是一个与时代一起 进步,甚至仍然在焦虑的那个人。 在这部视频访谈中,柳传志谈到了企业家的当前心态,谈到了他的 投资心得,谈到了他对青年人的忠告和期盼。 在中国企业家中,他是极少数拥有自己战略哲学的人,“走正道, 拐大弯”“组班子、定方向、带队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想着田 里”,这些柳氏格言流传很多年,已构成中国式企业的成长范式。 同时,柳传志的自律型人格和他们那代人所独有的家国情结,形成 了一种价值观,它非常的古典,甚至有时候看上去有点“迂顽”,但却像 岩石一般的坚硬。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受到了业界的尊重。 对柳传志的访谈,是在中关村联想控股大楼、他的办公室进行的。 从高楼望下去,我突然发觉,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 26岁那年,柳传志从珠海白藤农场抽调入京,进入中科院计算机研 究所当一名助理研究员。十四年后的1984年,他在中科院的一个门卫室 创办联想公司,从此展开了一段别样的人生。十多年前,中科院把计算 所的土地拿出来,交给柳传志开发,今天的联想控股大楼正盖在这块地 上。 站在幕墙大玻璃前,73岁的柳传志饶有兴趣地指给我看,这排老楼 是中科院的宿舍区,那边绕一个弯,就是当年创业的门卫室。 你看,时间走了四十年,在空间上,柳传志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出发 的起点,而生命的故事却早已面目全非。 【访谈内容集结】 ◈吴晓波:柳总做了30多年企业,做企业的最大乐趣在哪里? ◈柳传志:自己有一个想法能追求,比如电脑,最原先我们在计算 机所的时候,什么叫PC机都不知道,却能做到世界第一。你能按照你 的打法一步一步去实现,肯定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做了部署,到今天,别人认为根本不可能成,最后把它一步一步地 弄成了。在这个过程中,每往前进一步,打了败仗退回来又进了一步。 这可能是对人生价值本身的充分体验。 ◈吴晓波:我一直想写本书叫做《企业家与中国社会》。1978年到 现在40年,中国一个巨大的变化是出现企业家阶层,我们叫有产者也 好,高净值人群也好,原来是没有的,现在已经非常多。你觉得这一拨 人,跟中国社会现在是怎么样的关系? ◈柳传志:我觉得企业家应该属于带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甚 至是最主要因素。 凡是现在我观察到的,大学、研究所、政府、企业,第一把手都至 关重要。所以我希望有一个好的营商环境,鼓励中国好好干的人,努力 去施展他们的聪明才智,施展他们的能力,这个对社会很有价值,对中 国也是极为重要。 比如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我们是赞助商,请了国外很多大客户和 合作商,外国人说那年奥运会中国花钱。但是不管怎样,反正外国人把 嘴巴张成O形那么看着,我觉得这是中国从贫穷慢慢富裕起来的表现。 钱从哪来的?有我们做企业的贡献。好多人瞎说,说这些人怎么富 起来的,就是把国有资产变成自己的。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企业创 造财富的话,就当年那个,你分什么啊?只能分粮票,甚至连粮票都分 不了,什么都没有。 创造财富的过程,其实真的是企业家一步步实现追求的过程。 ◈吴晓波:中国企业家所面对的那些不安,焦虑是来自于哪里? ◈柳传志:我去年下半年认真地看了《将改革进行到底》,讲经济 改革的时候,领导人突出强调,就是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 心。 关于个人私有财产立法的问题,说跟做,人们当然担心怕不是一回 事。但是此刻我倒是心里踏实了很多,趋势是坚决会往那个方向去的。 ◈吴晓波:和你前两三年前说在商言商那时候相比,心态上有变化 吗? ◈柳传志:那时候心态不踏实。现在想通了一个道理。就是你是拿 拖拉机犁地,还是拿黄牛犁地,其实和我们的关系都不大,关键是犁完 了地种什么?你到底是不是真种庄稼? ◈吴晓波:拖拉机和黄牛具体是指什么? ◈柳传志:就是发展是不是真发展经济,这个是根本的。中间是用 什么方式在管,我觉得不是很重要。 注意每一个变动化中的具体环节,叫程序正义。程序正义固然重 要,但是老实说,要是没有一个民主的文化,就先形成了民主的制度, 那也是很可怕的。 ◈吴晓波:你是40后,你怎么看像马云、马化腾这一拨新起来的60 后、70后企业家,企业家跟企业家之间存在代沟吗? ◈柳传志: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他们的业务模式,当年我看不 懂,才没敢去投。孙正义,人家就敢去投。他们也非常了不起,后来就 真的做到了。 了不起在什么地方呢?中国人在从一到一百、到一千的突破,是很 有本事的,但是从零到一的突破其实是很困难的。比如像微信应该就属 于发明,就很了不起,能把这个口子一个一个从零开始一直拉到一千。 ◈吴晓波:说到投资,我前年写完了《腾讯传》,马化腾同学到 2000年还不知道有个东西叫风险投资(VC)。联想从2000年左右就开 始做投资,为什么会那么早? ◈柳传志:我自己觉得还有点得意的三件事,战略方向算一件。我 1984年出来创业的时候,电脑是全世界的中心行业,有几千家、上万 家。到1998年全变了,那时候怎么能活下来?我觉得应该多元化,把业 务拆分,准备进入到新的领域,商量之后,我们一致认为做VC最好。 当时卖了一些股票,在2001年的时候大概有3500万美元,那时候钱 是募集不来的,就是自己出,让他们要特别小心,都是卖机器一块钱一 块钱挣出来的钱,怎么敢去投像BAT这样的企业,2002年,2003年,看 不懂那个。这样就先由朱立南做了第一个,连续再做的时候,前几家投 的其实全都投回来。 ◈吴晓波:那时候投资有哪些原则?比如是主要投中关村,还是全 国投? ◈柳传志:我们后来的理念非常清楚,就是要想做得好,一定要让 企业有增值能力。 增值在四个方面:一个就是帮企业融资;第二就是机制的改革;第 三就是上下游的链接;最后一项,也是最大的帮助还是管理上的帮助。 君联有一个CEO俱乐部,弘毅也有一个类似的组织,每一年企业一 把手、CFO都要聚在一起,经常不断地进行交流。(注:君联、弘毅分 别是联想控股旗下的VC和PE基金)另外有些团队、企业,技术特别 强,但是财务管理特别缺,我们也会专门派人过去帮助他们。 ◈吴晓波: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创业者教育。 ◈柳传志:对我们的意义也非常大。联想的投资,是吃着碗里的, 看着锅里的,还得注意地里的粮食,就是五年、十年以后的科技创新。 到2008年,除了财务投资,我们在几个认为重要的领域,形成了自己的 战略投资。 比如像投农业食品,主要是因为中国环境、生态被破坏了,是因为 我们把它们拿来换钱了,现在钱多了,是可以对资源进行修复的,想透 了这些事,其实是能做到的。 ◈吴晓波:所以这些年,外界可能不是很清楚,但其实变化挺大, 做得很漂亮。这么十几年投下来,联想做投资和一般的风险投资公司, 风格有区别吗? ◈柳传志:对每个企业,我们有几件事比较注意。 第一就是他们本身的机制。合伙人这个架构怎么制定,是不是保证 跟利益有直接的关系,每个人能非常认真地经营。 第二是对大战略形势的分析。把这些事情研究好了以后,投资就不 单纯是一个价值变换的行为。 我们现在是双轮驱动,VC投完了以后,可能交给PE来接,如果真 的不错,这两家还没控股,就变成战略投资。像拉卡拉,君联先投了, 投完了以后,连续亏大概有七八年,后来控股觉得苗头不错,控股就坚 决上了,这两年利润就起来了。 ◈吴晓波:如果年轻的创业者问你,做企业一路往前跑,是个爬山 过程,而且是爬很长的坡,它最要防范的那些风险,是什么?就是最终 导致爬不上去的那部分。 ◈柳传志:第一是性格上不坚韧,这个好多人都是。冯仑他们当年 开海南五君子会的时候,都是说,熬呗,熬其实就是一种坚韧。 第二就是追求是否高远。你觉得日子不错了,但是外界不确定性那 么大,被淘汰的可能性还是很挺大的。 还有一类,学习能力不强。你要不停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再把 能力不断提高,适应社会。不仅是把这个事情做正确,更是要研究怎么 去做正确的事。 我们失去了BAT的机会,给我的教训就是,也许河的对岸有一棵苹 果树,我们看着那个树上有苹果,就想要先千辛万苦造个船、或者搭个 桥,先过去,然后再摘苹果。其实回过头来,隔壁就有一棵树,树上有 很大的苹果,其实没好好去看,是不是被挡住了什么,是不是一个拐弯 的后头就有另外一棵苹果树。 ◈吴晓波:2008年到现在。奥运会走到今天。这个十年如果简单回 看一下,柳总你觉得对这个时代而言你最大的一个感触是什么? ◈柳传志:对这个时代,突出的就是不确定性,格外多维的不确定 性,中国内部的政经形势,还有国际上的形势。 美国,特朗普上台,非常突出。欧洲,不仅仅是脱欧,还有宗教冲 突,都也许会从某一个点爆发,突然间引起整个世界变化。像以前几 次,历史上的和我自己亲眼见过的,某些微小的因素,实际底下隐藏着 火药桶。 刘
激荡:十年二十人
人文社科 >
人文 >
人文-1 >
文档预览
133 页
0 下载
53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user 于 2021-04-05 09:28:2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