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版权信息 COPYRIGHT 书名:城市隐秩序: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城市应用 作者:刘春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ISBN:9787520103527 本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序一 城市新理性主义的曙光 ——凡是过去,皆为序曲 仇保兴 [1] 城市规划学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长期被规划师们忽视的问题——对城 市所固有的复杂性的研究。在现代城市规划学诞生的一个多世纪中,学 者们普遍受到传统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崇拜经典物理学所取得的巨大 成就,不惜将活生生的城市肌体定义为“居住的机器”,从而陶醉于从缤 纷多样的城市细节中寻找作为本质规定的统一性,追求繁杂现象之中蕴 含的简单性。然而,这貌似科学的思维模式却造成了众多城市的功能性 缺陷,引发了后人难以纠正的众多城市病……规划师们常常感到迷惑: 在应用工程学领域有着巨大解释能力的经典物理学及其派生的功能主义 ,居然在现实的城市问题前体无完肤。因而,不少研究者将注意力转向 “后现代主义”——遵循萨特的足迹,对一切传统的学科概念都进行解构 和抛弃。这不仅不能解决任何城市现实问题,而且也使不少青年城市规 划师陷入“无能为力、迷惑痛苦”的泥潭。 传统理性主义的缺陷在于忽视了这样一类常识:任何生命有机体自 身及其演化规律都不能通过其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来正确理解,以经典 物理学的方法仅仅对城市构成的层次和要素进行功能性剖析是无效的, 而必须以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相互联系的有机观、每个要素的能动观等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来重现城市的复杂性。城市作为自适应的复杂组织,生存发展之道在于 不断地进化,从而找到最佳的“生态位”并具有能发挥其功能的形态。同 时,城市具有记忆,承载了城市作为一个组织系统与大自然抗争、适应 、融合的历史智慧。城市能够成为人类文明史中长期生存并持续发展的 人造物,正是由于其自组织性。而“自组织”的城市要比“它组织”的城市 更具生命力。 这样的认识需要有综合的学科背景支撑,在传统城市规划界仍曲高 和寡。因此,我读到这本以复杂适应系统为视角研究城市隐秩序的著作 时感到非常兴奋,这与本人多年对城市复杂性的思考和研究有着很大的 共鸣,便欣然接受作序的邀请。事实上,过去的几年间,新理念、新技 术和新模式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无论是 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和建设者都开始反思和创新。时隔37年再次召开的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把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放在重要位置,其中对城市发 展的全局性和系统性的要求正是需要正视城市本身的复杂性和潜在的客 观发展规律,即书名中的“隐秩序”。这也是本著作中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 刘春成博士潜心研究,历时10年之久,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率先应 用于城市研究领域,结合城市这一研究对象的特质,构建出城市复杂适 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系统划分和分析框架。这是十分有见地的,体 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深刻的学术洞察力。圣菲研究所(Santa Fe I nstitute,SFI)创始人之一、遗传算法发明人约翰·霍兰先生(John Holla nd)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复杂适应系统中的成员是具有适应 性的主体,能够与其他主体进行相互作用,持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 ,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进而主导系统进化演变。城市正是这样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人的能动性使城市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此外,本书中加入了作者这些年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和管理一线,以 及大数据发展前沿地区的实践经验和独到见解。在作者看来,无论是移 动互联网界所推崇的“互联网思维”或“互联网世界观”,还是大数据领域 所流行的“大数据+各种行业”,都从复杂性科学的认知论和方法论中汲 取了不少营养。面对越来越复杂互联的世界,简单系统的线性认知方法 已经失效,复杂系统的认知方法成为一种必需。我相信这本书提供的思 考方式不仅在城市研究和规划领域十分有益,在更多的复杂系统领域中 将同样有所启发。我更加相信复杂系统研究是对多科学领域的广泛融合 ,有助于扭转走向碎片化和专业化的学科趋势,并有助于探索一个能够 解决现实问题的较为统一和全面的认识框架。 凡是过去,皆为序曲。正视城市的复杂性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 需要良好的理论体系来引导,不是要全盘否定以前的所有积淀,而是要 将其纳入一个更综合、更交融和更系统的框架中来,让多种学科知识能 更好地融会贯通,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和贴近现实。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 的城市认知论,把城市当成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来研究,尊重城市中存在 的隐秩序,尝试构建一个能够全面而整体地认识城市发展规律,能够跨 越学科界限,跨越定量和定性,跨越科学与人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城市 发展现实的理论框架,为城市相关研究领域提供融合提升的可能。 期望本书能够影响更多走在行业前沿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让更多的 人参与进来,为了我们的城市能够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1]仇保兴,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 学研究会理事长。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序二 探路中国城市发展的有效视角 李铁 [1] 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平均每年将近 2000万人口进入城市。中国城镇常住人口接近8亿,容纳这些城镇人口 的各类城镇2万多个。当前,虽然人口进入城市的增长速度在放缓,但 仍然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们在享受着城镇化红利的同时,也面 对着日益增长的城市问题的挑战。 在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有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 ,人口如何进入城市,如何就业,如何享受城市政府的公共服务,如何 能在城市安居乐业;另一方面,我们如何塑造城市,如何遵循城市的发 展规律,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认识城市。 中国是一个后发的城镇化国家,真正的城镇化历史也就是最近这三 十多年。我们花费了短短几十年的工夫建设了上万个表象的城市,我们 的城市规模和数量已经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我们可以引以为豪。与 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市化历史相比,我们对城市的认知,对城市规 律的理解,甚至对我们自己的所谓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还没有清晰的 认识。由于后发,我们有强烈的赶超心理,我们希望自己的城市迅速超 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可以调动各种资源,在很短的时间内打造一个 “理想”的城市。这个过程被千万个城市管理者不断地复制,甚至都来不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及咀嚼消化,一座座城市、一片片高楼拔地而起,我们在赞叹中都来不 及反思。然而,当经济增长出现了严重的下滑,我们开始看到,这些城 市是在矛盾中生长的。我们过去以建设为主导的城市变成了一个个复杂 的综合体。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强势拆迁、大规模新区的生活不便等 城市病开始显现,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已经有了户籍身份的居民对 城市的要求欲壑难填,没有身份的外来人口嗷嗷待哺地等待着能够解决 户口。城市管理者遇到的最大挑战是过去以土地财政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不可持续,然而解决城镇的投资和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问题则 难上加难。 尽管我们看到了这些,随着走马灯似的管理者的轮换,我们几乎没 有时间来思考我们自己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大多数城市管理者还沉浸在 过去三十年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所取得的表象成绩上,少有人去思考 这个大系统自身应该发生哪些变化,这个系统和宏观经济之间到底存在 着什么关系。我们更多的经济学家似乎把大多的关注放在货币、金融和 财政等政策上,然而微观的问题几乎都发生于城市,因为中国大大小小 的城市都是行政区,城市发生的问题等于是中国问题的缩影。我们需要 学者把目光转向城市,从我们生活的周边,从我们所在的空间,从我们 夜以继日与之发生密不可分关联的地方,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所 有的微观主体甚至是中观主体的运行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了什么样的 影响。说到底,把目光关注于城市等于让我们s的经济学落地,落到实 处。 我很欣慰地看到一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曾经分别在两 个城市挂职担任副市长的管理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研究城市问题的复 杂性和解决方法。理论的探讨来得非常及时,毕竟我们真正研究城市规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律的学者并不多,全方位研究城市系统的学者更少。把城市视为一个复 杂系统,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作者给城市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也 希望更多的学者不仅仅是从功利性的规划角度来研究城市,而是真正把 城市作为一个中国行政区微观主体来进行研究,研究它的外部性,研究 中国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律,研究中国城市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 如何把复杂的城市简单化,研究如何按照市场规律调整政府的管理行为 ,研究如何改革我们涉及城镇化的各类传统制度。最后,我衷心地希望 作者在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研究上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 [1]李铁,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会理事长、首席经济 学家。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前言 以复杂适应系统视角重新“发现”城市 “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 天堂。” ——荷尔德林 [1] 人类创造了城市,却亟待重新“发现”城市 我们明明给出了通往幸福的指令,一段时间后却会发现,我们正行 走在苦难的道路上。这是很多人的深刻感受。城市是人类创造的最复杂 的事物,也许没有“之一”,所有对城市研究和规划理论的探讨都无法避 开“城市是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现代城市规划兴起的这一百多年里, 对这一问题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了一波又一波适应当时时 代背景的理论思潮。这些思潮都能够解决一些当时的具体问题,然后在 面临新问题时就马上变成思想禁锢和改进的绊脚石。知行合一,尊重城 市发展规律,实在是一个最朴实又最有难度的要求。城市是人类创造的 ,而且城市发展与人类演进

pdf文档 城市隐秩序

人文社科 > 人文 > 人文-1 > 文档预览
320 页 0 下载 87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城市隐秩序 第 1 页 城市隐秩序 第 2 页 城市隐秩序 第 3 页 城市隐秩序 第 4 页 城市隐秩序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315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user2021-04-05 10:26:26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DocHub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多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