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卷首语 第一章 Chapter 1 成为以世界精英级水准活跃在职场的上司 〔1〕这样的上司,最终会被淘汰 〔2〕不要混淆“责任”的含义 〔3〕“以世界级水准大显身手的上司”看待事情的基本方式 第二章 Chapter 2 第一项实践 与部下建立通力合作的关系 〔1〕从第一位部下开始,放下身段,尽快适应领导角色 〔2〕更好地理解部下 〔3〕充分信任部下 第三章 Chapter 3 第二项实践 向部下发出具体的指示 〔1〕共同商定目标:商定《业绩·成长计划书》 〔2〕给出具体的指示 〔3〕运用输出图像制作方法来做出成果 第四章 Chapter 4 第三项实践 通过团队取得最大的工作成果 〔1〕评价并加速部下的成长 〔2〕提高部下的干劲 〔3〕带领新团队 〔4〕带领团队做出最大成果,让成员体验成功 第五章 Chapter 5 第四项实践 与部下进行有效的沟通 〔1〕时常注意积极反馈 〔2〕听取部下的烦恼 〔3〕有效地执行团队会议 〔4〕在团队中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 第六章 Chapter 6 第五项实践 耐心细致地培养部下 〔1〕对不同的部下分别采用不同的接触方式 〔2〕培养那些能力不出众的部下 〔3〕培养那些能力出众的部下 〔4〕给即将崩溃的部下以支撑 结束语 卷首语 加入麦肯锡公司以后,我去过一百几十家企业进行经营战略咨询、 中层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不管是日本最著名的国有企业,还是新兴 的中小型企业,就连韩国、印度的企业也有所了解。在此期间,我接触 了3000多位“上司”,既有公司董事,也有各级经理和主管。 我们平时所说的“上司”就是指有部下的人,因此除了公司老板,更 普遍的是指中层管理职位。本书也是从这样的立场讲述的。 接触过各种上司工作中的不同风格以后,我感受到一些深刻的问 题,以及问题背后有很多改善的余地。虽然存在深刻的问题,但只要意 识到问题所在,就有可能轻松得到巨大的改善。 尽管这样的改善很简单,但在日本乃至全球,或是因为没有范本, 或是因为对上司职责的意识低下,或是因为经营者的能力不够,很少有 人能够做到,大多数人都只是靠点小技巧应付了事。 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因为发展势头看好,人们对事物的综合满 意度一直保持在很高的状态,所以不管做什么都可以取得程度不同的成 绩,涨薪升职都不在话下。即使出了一点小失误,也不会有人在意。 但是,这样不拘小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的时代,上司们需要从 两个观点上重新出发,改善管理方式。 第一个观点,就是要认识到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早就已经过 去了。虽然也有一些新兴企业还在发展,但因扩大规模而增加的新 职位没有想象得那么多了。 另一个观点则是跟企业本身有关:本土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吸收国 外的优秀人才,以此来求生存求发展。如果上司们不能在这些人才面前 表现出世界级的工作水准,就不能让这些人才信服,更别提国际人才的 有效利用了。 在本书的第一章中,将会展示几种存在问题的上司类型,并介绍十 种思考模式,为成为“以世界级水准活跃在企业中的上司”打好基础。 在这之后将在各章节中对每个环节进行详尽描述,进入世界级上司 的实践阶段,在第二章中练习“与部下建立通力合作的关系”,第三章练 习“向部下发出具体的指示”,第四章练习“通过团队取得最大的工作成 果”,第五章则是“与部下进行有效沟通”,在第六章中学会“耐心细致地 培养部下”。 从部下的立场来看,以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没 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一说到实践,恐怕没有几个上司能认真做到。 不管是大企业的部门管理人员,还是家族企业管理者,不管是男性 还是女性,站在一人之上的位置就会尝到身为上司的辛苦,甚至成为失 败的上司,不断重蹈覆辙。因此,从现在开始,衷心地希望各位“上 司”能够参考本书进行人员管理。只要在人员管理上多花一些功夫,谁 都有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上司”。 即将成为“上司”的职员们也可以通过本书预习成为上司后的情境, 为今后的职场生活做准备。 现在还是“部下”的职员则要为了将来成为合格的“上司”认真阅读, 加深对上司工作方式的理解,争取在顽固上司的错误指导下也能做出一 番成绩。 2015年2月 赤羽 雄二 第一章 Chapter 1 成为以世界精英级水准活跃在职场的上司 〔1〕这样的上司,最终会被淘汰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上司。 其中有一些前途堪忧的上司,他们连自己在公司的立场都把握不 了,更别说放眼世界了。到底是怎样的上司呢……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指示含糊不清的上司 很多上司似乎认为他们的部下可以猜出他们想要什么,所以下达的 指示都是模棱两可的。 然而,部下只能从上司的指示里接收到几分之一的信息,没办法揣 摩出上司的本意,只能靠想象来完成工作。 可想而知,这样工作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摸着石头过河,最后自然 无法按照上司的想法完成任务。 例2:把部下推进水里,希望他能自己游泳的上司 有些上司会把复杂的工作交给部下,不加辅导和支援,希望他们能 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务。这就是喜欢把部下推进水里,期待他能自己游 泳的上司。 有些部下确实工作能力较强,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被“推进水里”也 能做到自行完成任务,然而,有些部下还没什么经验,也会被这些上司 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锻炼。这类上司错误地认为,这样做才能让部下成 长起来。 例3:认为“部下就是为上司而存在和工作”的上司 认为“部下就是为上司而存在和工作”的上司也不在少数。他们甚至 认为自己可以操控部下的全部,甚至是私生活,觉得部下就是为了自己 而存在的。 他们从不体恤部下的心情,甚至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这种人一般 会对自己的上司点头哈腰,对部下却耀武扬威,是典型的软骨头上司。 例4:从没想过要培养部下的上司 也有很多上司只会让部下完成工作,对部下的成长却毫不关心,甚 至连个建议都没有。他们认为培养部下不是自己的工作,“有能力的部 下自然会成长起来”。 这样的上司只知道竭尽全力处理眼前的工作,却不知道培养部下也 是公司赋予的重要使命。 他们不会想起自己的部下已经跟随自己多少年,只记得“反正他也 没什么怨言,就这样一直给他工作就行了”。 例5:认为部下一旦成长起来,自己将会失去地位的上司 “如果我让部下成长起来,自己不就没地位了吗?”有些愚蠢的上司 因为这样的顾虑,故意不去培养部下。 他们对自己没有自信,总是害怕自己的部下会比自己有能力,担心 如果部下这样继续成长下去,一定会被人发掘出来,整天为此惶恐不 安。 例6:拖部下后腿的上司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会拖部下后腿的上司。这样的上司 不去思考如何安排好部下,把团队的效率最大化,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的 地位,嫉妒部下的能力或威望。因此为了不让部下成功,他们会用尽各 种手段拖部下的后腿。 另外,他们拖后腿的方式很巧妙,不会被部下或周围的人发现。一 部分人即使看穿了上司的此类行径,也会因为害怕报复而不敢鲁莽行 事。这样有心计的上司实在是让人毛骨悚然。 例7:不要求上司去培养部下的“上司的上司”或者公司 这就不只是上司的问题了。有些公司不但不要求上司培养部下,甚 至觉得培养部下耗费精力且没有意义,因此还特别指示不允许上司培养 部下。在这样的环境下,上司只会关注自己的业绩,对部下却不闻不 问。如果没有上司的上司或公司支持,部下即使想要自主学习、提高也 是步履维艰的。 〔2〕不要混淆“责任”的含义 身为上司,应该深刻理解到为什么自己会是上司,被赋予了怎样的 期待。然而事实上,很多上司甚至不能正确理解身为上司的责任。很多 上司忘记了自己也曾身为部下,也曾对上司的做法义愤填膺,逐渐成为 对自己的责任全然不知的上司。 部下为何而存在,上司为何而存在 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情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才需要两个以上甚至是几 十个、几百个部下来协助工作。如果上司能与部下成为共同完成任务的 好伙伴,就能让工作成果获得最大化。这就是工作中的正常的上下级关 系。 作为上司的领导人物每次发出指示,部下都要理解指示内容和工作 方向,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从而做出贡献。如果无法做到正确理解, 就有必要向上司仔细询问,甚至要针对工作稍作探讨。 这里说“稍作”,是因为如果想要更好地完成工作,不能总是去找上 司探讨。毕竟有许多工作是必须经过亲自探索才能做到的,如果不管什 么事都要彻底地理解上司的想法之后再行动,肯定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实践来逐步理解和确认上司的用意,并对自 己的行动做出微调。 既然“上司有责任”,那么“部下也有责任” 我们经常听上司会对部下说“你要负责”。部下明明是按照上司下的 指示工作,上司们却不问自己的过失,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责备部 下。 上司是组织的领导人,应该对这个组织的一切负责。与此同时,部 下也应该对自己被安排的任务负责,尽心尽力做好分内的工作,获得上 司所期待的成果。这都是理所当然的。 打个比方,“上司的责任”是一把伞,走到伞下才能知道“部下也有 责任”。 努力尽到“公司的责任” 不管上司有多出色,多想尽到上司的责任,但如果公司不好好尽 到“公司的责任”的话,上司是无法兑现责任的。【欢迎关注公众号:罗友 读书会 ,罗辑思维,得到APP订阅专栏,樊登读书会,喜马拉雅系列海 量书籍与您分享】 职员的人事测评、是否要升职加薪,不是仅凭一个部门上司的想法 就能决定的,而是根据公司制度进行决策。但是,上司有能力影响这些 决策,他们或是向部下隐瞒人事测评的判断标准;或是以太过年轻为由 否决公司提拔“可用之才”的提议;或是拿出自己曾经拯救过公司、做出 过贡献的立场,哭诉奖金分配是不公平、不合时宜的,用尽一切手段也 要阻止公司为部下创造利益。 因此,上司的上司,也就是公司的董事长,或是被称为CEO的首席 执行官,这一层的上司能否尽到“上司的责任”是公司一切事务运行的关 键。由此可见,每一层上司的行为都关系着公司的正常运营,这是一份 无法推卸的责任。 但是,很多经营者都没有这样的意识。他们大都认为人才培养是中 层干部的工作,自己只要做甩手掌柜就好了。 当然,一般公司确实会有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部门,负责提供某些 培训项目。可是让中层干部既要在本职工作上做出成绩,又要站在经营 者的视角上培养部下,确实不如经营者本身对这些部下的直接影响大, 因此,经营者们很有必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不过本书中所说的上司更多的是指一般的上级,希望各位上司能站 在这样的立场上阅读本书。 〔3〕“以世界级水准大显身手的上司”看待事情的基本 方式 那么,上司应该怎样思考、怎样行动呢?首先,让我们抬高视角, 观察“世界精英级的上司”是怎样工作的。说是抬高视角,其实从部下的 立场来观察也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可以这样说,以部下的立场观察这样 的上司,会更有助于理解自己上司的想法。 原则1:明确工作方针,将部门的工作成果最大化 世界级水准的上司会

pdf文档 世界精英的带人术

管理 > 管理学 > 管理学 > 文档预览
130 页 0 下载 65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世界精英的带人术 第 1 页 世界精英的带人术 第 2 页 世界精英的带人术 第 3 页 世界精英的带人术 第 4 页 世界精英的带人术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125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user2021-04-05 09:25:22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DocHub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多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