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版权信息 大趋势:中国下一步/郑永年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19.3 ISBN 978-7-5207-0753-4 Ⅰ.①大… Ⅱ.①郑… Ⅲ.①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研究 Ⅳ.①F12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03629号 大趋势:中国下一步 (DA QUSHI:ZHONGGUO XIAYIBU) 作  者:郑永年 责任编辑:陈丽娜 李鹏飞 出  版:东方出版社 发  行: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113号 邮政编码:100007 印  刷:三河市金泰源印务有限公司 版  次:2019年3月第1版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印  次:2019年3月第1次印刷 开  本:710毫米×1000毫米 1/16 印  张:35 字  数:450千字 书  号:ISBN 978-7-5207-0753-4 定  价:69.80元 发行电话:(010)85924663 85924644 85924641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请拨打电话:(010) 64023113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序言 国家与发展 政治改革篇 第一章 中国政治改革通往何方 一、中国改革三阶段的逻辑 二、中国不改革的政治风险 三、世界范围内的权力危机 四、中国的改革现状 五、制度建设:新时代的清醒判断 第二章 作为使命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 一、重新重视研究中国共产党 二、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主导 四、当代中共的“现代性”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五、如何认识中共的“自我革命” 六、“以党领政”体制的形成 第三章 央地关系的“行为联邦制”与改革新动力 一、央地关系与中国改革新动力 二、央地关系的三层逻辑 三、中国政治改革要从县政开始 四、中国的县政改革和国家建设 五、中国的地方行政改革何去何从 第四章 “刮骨疗毒”式反腐剑指何处 一、腐败与中国的历史周期律 二、新时期的反腐意涵的新特征 三、官员不作为是最大的政治挑战 四、中国怎样反腐败才会有效 五、十九大与反腐制度建设 第五章 技术赋权与民主政治 一、技术赋权的政治学:科学与民主 二、互联网、政治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三、信息技术、国家—社会关系转型 经济建设篇 第六章 国企改革与经济转型 一、中国经济改革不进则退 二、中国经济转型及其风险 三、中国国有企业的命运 四、中国国有企业的边界在哪里 五、中国国有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第七章 中国政商关系的重建 一、商与中国政治 二、中国政商关系危机及其根源 三、经济改革与中国清廉政府建设 四、政府理应培育企业家成长环境 第八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共享发展 一、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倡议 二、“一带一路”与经济和安全的“再平衡” 三、对“一带一路”的初步评估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四、“一带一路”与国际经济规则的“书写” 五、建设开放式的“新丝路” 第九章 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使命 一、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不是一个经济发展项目 三、粤港澳大湾区与制度创新 四、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的未来 社会重建篇 第十章 中国须警惕社会失序的风险 一、中国改革的两条政策思路 二、中国社会秩序的失序风险 三、中国必须进行一场社会改革的攻坚战 四、社会改革要实现“强社会” 第十一章 中国建成小康社会要做大中产阶级 一、中国新时期的内部风险 二、中产阶级和中国社会的命运 三、中国的稳定需要大力扶持社会中间力量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四、培养中产阶级的关键不是“杀富济贫” 五、中产阶级的焦虑如何消除 第十二章 精准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一、中国农村的贫困与治理 二、中国的“精准扶贫”可持续性研究 三、中国扶贫政策接下来怎么走 四、构建中国的扶贫国际话语权 国际关系篇 第十三章 中美关系与“修昔底德陷阱” 一、中美两种世界秩序观及其冲突 二、特朗普与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变化 三、中国新时期的外部风险 四、技术冷战与中美冷战的序曲 五、国际权力结构与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 六、我们应有的反思:“中国制造”还只是“中国组装” 七、地缘政治阴影下的中美关系 八、中美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九、新型大国关系向何处去 第十四章 中国通往海洋文明的亚洲地缘政治 一、从陆地走向海洋的中国地缘政治 二、近代中国海洋国家意识的萌芽 三、当代中国海洋文明意识的觉醒 四、世界秩序的变迁与印太概念的兴起 五、地缘政治新格局和中国的战略选择 六、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及其挑战 七、亚洲的崛起和亚洲价值观 第十五章 中国如何实现大国大外交 一、中国可以回避“金德尔伯格陷阱”吗 二、为什么世界期待中国的声音 三、中国如何回应国际的期待 四、塑造中国崛起的新国际战略 五、全球化与中国的大外交战略 第十六章 在中国发现新民族主义 一、文明的冲突:儒家文明vs基督教文明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二、新的认同、国家利益和国际行为 三、中国正在拥抱这个世界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出版说明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中国期待再次进入一个“改革高潮期”。在过去 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深度卷入全球化浪潮,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产 业革命、社会分化和多元化等结构性巨变;同样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 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国民思想进一步解放,权利意识觉醒,复杂的 社会矛盾也日渐突出。与此同时,当前的国际环境也呈现出高度的不确 定性,中国的崛起和外部地缘政治变化无疑是同一个进程,互相影响和 强化。如何在国内国际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找到改革的正确方向从而 推进现代化的国家治理已经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些年来,笔者一直在努力做的就是寻找中国改革的自身实践逻 辑,并把这些实践表达为文字,以供作概念或理论上的思考。作者相 信,所谓“正确”的道路就是要找到自身的变化逻辑。 本书中,笔者对中国改革和变化模式的逻辑讨论主要围绕政治改 革、经济改革、社会重建和国际关系这几个方面展开,着重回答如下几 个相关的问题:中国的改革已经做了什么?改革的现状如何?面临什么 新问题和新风险?未来的改革作何选择? 笔者长期以来一直思虑中国问题。在过去的许多年里,笔者在国内 外的各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经济机构等以讲座的形式讨论中国 各方面的改革,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发表了数量不少的文章和评 论。这些讲座的讲稿和文章都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笔者对中国改革的一 些看法,这次根据主题汇集起来,遂成此书,以飨读者。 本书的出版要感谢东方出版社的许剑秋先生以及编辑陈丽娜、李鹏 飞所做的研究性编辑工作,他们在收集和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由 于他们的努力,才能这么快与读者见面。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郑永年 2019年2月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序言 国家与发展 不久前,匈牙利出身的英国史学家伊斯特凡·洪特(Istvan Hont)出 版了其论著《贸易的猜忌:从历史的视角看国际竞争和民族国家》 (Jealousy of Trade: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 Nation-Stat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1]。在这本书里,作者对近代以来的西方政治和 经济关系做了新的解读。尽管他充分肯定霍布斯在开创“新政治科学”上 取得的划时代成就,但他认为霍布斯并非第一个现代政治理论家,而只 是最后一个后文艺复兴的政治理论家。洪特所给的理由是:霍布斯拒绝 将经济和商业社会性看作政治的主要决定因素。霍布斯的理论是反商业 的纯政治学,他思考政治的方式是前经济的,因此也是前现代的。就贸 易与现代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而言,现代政治学当为政治经济学,现代 政治理论家的头把交椅则应当交给大卫·休谟,以及更系统地阐释休谟 之洞见、奠定政治经济学基础的亚当·斯密。或者说,判分古今政治的 界线为:是否将经济、商业视为核心政治事务(或国家事务)。 本书要讨论的不是洪特的这本著作,或者他所涉及的学者的论述。 笔者感兴趣的问题是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或者政府应当在经济发展和扶 贫方面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洪特这里所讨论的是西方学者对政治和经 济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反映的是西方政治和经济之间关系实 际层面的变化。西方和中国文明的不同演化过程造就了两种很不相同的 政治经济学模式,这两种模式直到今天仍然在影响国家在经济发展和扶 贫等领域的作用。两种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它们可以互相学习,以 弥补自身的不足。 一、西方政治经济学:政治和经济的分离 无论东西方,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就是是否把经济(商业)活动视为 是政治事务和国家的责任。正如经济史学家波兰尼(Karl Polanyi)所指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出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近代之前,不同文明曾经拥有过差不多的政 治经济关系,那就是,经济从来就不是独立的一个领域,而是人类社会 诸多个领域中的一个领域,并且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共生共存[2]。不过,西方近代以来,因为资本主义的崛起和迅猛发 展,经济逐渐把自己从社会的诸领域独立出来,和社会隔离开来,最后 发展成今天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形态。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也是 政治和经济的分离过程,这个过程直至今天仍然影响着西方社会的

pdf文档 大趋势

经济学 > 经济学 > 经济学-1 > 文档预览
532 页 0 下载 54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大趋势 第 1 页 大趋势 第 2 页 大趋势 第 3 页 大趋势 第 4 页 大趋势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527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user2021-04-05 09:38:41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DocHub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多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