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书名:超级思维 作者:[美]托马斯·W.马隆 译者:任烨 ISBN:9787521709209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献给我的父母 欧内斯特·马隆(Ernest Malone) 和 维吉尼亚·马隆(Virginia Malone) 前言 在英语中,“supermind”(超级思维)这个词的意思是“多种个 体思维形成的强大组合”。 本书要讲述的正是超级思维在我们这个星 球上的发展历程。我们会看到人类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超级思 维的历史,也就是以群体(比如层级制、社群、市场和民主制)为单位 的人,如何完成了仅凭一己之力绝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会看到计算机将对人类超级思维的未来发展产 生多么关键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计算机最重要的贡献不是人工 智能,而是“超级连接”(hyperconnectivity),即以全新的方式和 空前的规模将人类的思维彼此连接起来。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 也会完成越来越多如今只有人类才能胜任的复杂思考。 本书探讨的主要内容并不是计算机将如何完成人类过去常做的事 情,而是人类和计算机将如何共同完成以前绝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人机 超级思维又将如何成为我们这个世界有史以来智能水平最高的工具,以 及我们将如何利用这些新型的集体智能来解决企业、政府和其他社会领 域中的一些最重要的问题。 1.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s.v.“supermind,” accessed 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us/dictiona.ry/english/supermind. April 30, 2017, 引言 2009年1月,蒂姆·高尔斯(Tim Gowers)发布了一则创造历史的 博客。高尔斯是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证明数学定理就是他谋生的方 式。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证明过一条定 理;或者至少在上完高中的几何课之后,再也没有证明过一条定理。然 而,数学证明展现出来的严谨的逻辑思维,正是人类的很多最重要的科 技成就得以实现的关键。 通常,证明定理需要独立工作好几个小时,才能想出如何完成一个 复杂证明的某个部分的一个片段。2009年,高尔斯决定尝试用一种不同 的方式来做这件事,他想看看互联网上的大量用户能否一起证明一条定 理。 在一篇题为《大规模协作的数学运算有可能实现吗?》的博客文章 中,高尔斯向互联网上所有对协作证明定理感兴趣的人发出了邀请。 他推测这种大规模的协作可能会有用,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第一,在 各种解决问题(包括数学证明)的过程中,运气往往很重要。让很多人 来解决一个问题,可以增加有人走运并想到好主意的概率。 第二,不同的人了解的知识不同。所以,即使所有人都只提出对他 们来说显而易见的观点,整个群体能获取的知识也比一两个人能获取的 知识多得多。 第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些人善于提出可供尝试的新 点子,有些人善于在别人的想法中寻找漏洞,还有些人则善于将大量的 碎片整合成条理连贯的新观点。正如高尔斯在博客中概括的那 样,“……如果一大群数学家的头脑能有效地连接起来,或许他们能更 高效地解决问题”。 接着,高尔斯又提出了几条能让协作变得更加简单的基本规则,比 如讨论时保持礼貌,发言简洁精练。在随后的一篇博客文章中,他发布 了证明黑尔斯–朱厄特(Hales-Jewett)定理的任务,该定理是应用于 计算机科学及其他领域的一个只有少数人了解的数学分支的一部分。 很快,其他数学家就接受了高尔斯的挑战。在高尔斯发布这篇博客 文章后不到7个小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家约瑟夫·索 利摩斯(Jozsef Solymosi)就发表了第一条评论。15分钟后,美国亚 利桑那州的一位高中数学教师詹森·戴尔(Jason Dyer)发表了第二条 评论。又过了3分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陶哲轩(Terence Tao,他 和高尔斯都获得过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也发表了评 论。 到2009年3月中旬,参与者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核心部分。到5月 底,在1 500多条评论中,有39人的发言具有实质性意义。10月,该团 队发表了描述他们研究成果的第一篇论文,而且他们所有论文的署名都 是“D. H. J. Polymath”,这是为整个团队起的一个笔名。 由于有多位著名的数学家参与其中,所以你可能会怀疑这到底是不 是一个团队项目,或者说关键工作是不是由少数最具名望的参与者完成 的。事实上,尽管团队中的一些成员做出的贡献的确比其他人大,但在 对项目的所有工作记录进行详细分析后,我们发现39位主要参与者中的 几乎每个人都贡献了有影响力的观点。 换句话说,博学项目(Polymath Project)创造了历史,因为这是 由几十位互联网用户组成的松散团队,在数学领域做出真正贡献的第一 个案例,他们中的很多人在项目开始之前互不相识。 古老的思想渊源 博学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利用了新的信息技术,以过去完全不可能的 方式把人联系在一起。在本书中,我们将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庞大 的在线群体创作出一部“百科全书”(维基百科),解决科学难题(蛋 白质折叠电子游戏Foldit),彼此闲聊(脸书),以及对像飓风这样的 人道主义灾难做出响应(非营利性危机预警平台Ushahidi)。 但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数字时代的成就都只印证了人类文明史中的 一个最古老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出现一个问题,不同的人负 责处理这个问题的不同部分。总的来说,比起个人的单打独斗,群体能 更好地解决问题。” 事实上,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几乎所有重要的问题都是由群体解 决的,而不是仅凭一己之力完成。比如,人们也许常说史蒂夫·乔布斯 发明了iPhone(苹果手机),但实际上iPhone无疑是由世界各地的几千 人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而他们依靠的也是前人留下的诸多技术发明。哪 怕只是制作我今天午餐要吃的火鸡三明治,也需要几百人来种植、运输 和准备肉类、面包、生菜、芥末和其他原料。 与这些“简单”的问题相比,像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犯罪、战争和 贫困,以及如何改善医疗保健和教育之类的社会问题复杂得多,需要的 人力也多得多。 在有助于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中,有一种叫作智能,而且我们通常 认为智能是个体拥有的一种能力。但我们从前文的所有例子中可以明显 看出,从解决问题的意义上说,智能也可以是群体拥有的一种能力。 我们把群体的智能称为集体智能,本书要讨论的就是这种无处不在 却常常被忽视的智能。我们将会看到,最先将人类的祖先和它们的动物 近亲区别开来的东西正是人类的集体智能,而不是人类的个体智能。我 们将会看到,人类的进步主要是由群体而不是个体完成的。我们将会看 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技术(比如书写和印刷)使得群体规模显著 增大,智能水平也大幅提高。 最重要的是,我们将会看到,人类目前正处于集体智能的另一次巨 变的早期阶段,触发这次变革的是电子信息技术。不过,在想象集体智 能的未来发展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简要地回顾一下它的过去。 集体智能简史 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想象你搭乘着时间机器来到公元前45 000年 非洲的一片热带雨林。尽管你的知识水平和现在一样,但你却是孤身一 人。天气炎热、潮湿,四周还传来很多奇怪的声响。如果你走运,或许 能依靠水果、坚果和其他食肉动物留下的猎物尸体,以及你偶尔抓到的 鱼或者蚱蜢活下来。不过,你终将成为食物链的一环,一直活在对比你 强大的捕食者的恐惧中。 例如,如果你偶然碰到一头饥饿的狮子,那 么你很可能会成为它的午餐,而不是你吃掉它。 我们人类的远祖也曾面临这样的境况,但主要的区别在于,远古人 类并不是孤身一人,而是过着群居生活。事实上,他们的大脑天生就有 建立相互联系的能力。相较于与人类体型相似的动物的大脑,人类的大 脑是目前动物界中最大的。而且,在多出来的脑容量中,有很大一部分 似乎就是服务于社交智能的。 如果你检视包括猴、猿和人类在内的所有灵长类动物,就会发现新 皮质区域越大的物种,形成的社会群体也越大。 有效融入更大的社会 群体的能力,是人类大脑的最重要的进化优势之一。 这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或许是,群体比个体能更有效地保护他们免受 捕食者的伤害。 群体中的少数人可以在其他人吃杧果的时候,密切注 意狮子的动向。狮子也不太可能攻击一大群人,因为它知道即便能轻易 地制服一个人,也很可能在与十几个人的战斗中失败。当人类成为捕食 者时,庞大的群体变得更加有效。比如,由几十个人组成的群体可以把 一整群野马团团围住,然后将它们赶进峡谷,一网打尽。 除了卓越的社交智能外,早期人类还发展出比其他动物更丰富的沟 通方式。这些人类语言不仅可用于协作狩猎,还可用来分享创意,例 如,怎样控制火,怎样制作弓箭,以及怎样造船。 即使那些会取火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不管他们是谁—— 如果无法将他们掌握的技术传播给别人,也不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大的 改变。他们的创新之所以有影响力,只是因为他们的创意为很多人和群 体共享,后者可以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它们。 在30 000~70 000年前,我们人类的祖先已经拥有了与现代人类别 无二致的身体和大脑, 并凭借他们的能力在世界上占据越来越高的地 位。例如,人类在大约45 000年前到达澳大利亚海岸。之后在几千年的 时间里,这片大陆上其他24种体型最大的动物中有23种已经灭绝了。 虽然我们没有任何关于人类屠杀动物的目击报告,但以狩猎采集为 生的人类祖先最终还是以某种方式到达了食物链顶端。而且,成为顶级 捕食者的是人类群体,而不是个体。 农业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人类的另外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农业革命和工 业革命。在大约12 000年前,人类开始系统地培育小麦、玉米、奶牛和 其他很多动植物。这使得全球人口从大约200万增长到1700年的6亿,进 一步巩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其他部分的统治。 但是,农业比狩猎和采集需要更多和更大规模的群体协作。农民种 植粮食,但他们通常不会自己盖房子,盖房子的木匠又需要从农民那里 获取粮食。于是,人们就在市场上用他们拥有的东西来交换他们需要的 东西。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庄稼和房屋也需要保护,免受侵略者和窃 贼的破坏。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通常会依赖于由国王和皇帝统治的政 府。 上述成就全都依赖于人类的集体智能和技术,仅凭一己之力根本不 可能做到。像书写这样的信息技术尤为重要,因为它们让原本不可能实 现的跨越时空的沟通成为现实。 工业 从18世纪开始,随着人类开办工厂、发明机器,工业时代的大幕被 缓缓拉开,劳动分工和各种各样更复杂的协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新 的分工方式相结合的新技术使生产率得到大幅提升。比如,经济学家亚 当·斯密就曾以著名的大头针

pdf文档 超级思维

教育成长 > 教育 > 教育 > 文档预览
270 页 0 下载 85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超级思维 第 1 页 超级思维 第 2 页 超级思维 第 3 页 超级思维 第 4 页 超级思维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265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user2021-04-11 09:05:2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DocHub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多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