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不要害怕中国 / (法) 菲利普·巴莱著 ; 马小棋,许予朋译. -- 北京 : 中 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9.9 ISBN 978-7-5057-4797-5 Ⅰ. ①不… Ⅱ. ①菲… ②马… ③许… Ⅲ. ①中国经济-研究 Ⅳ. ①F1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75496号 书名 不要害怕中国 作者 ( 法) 菲利普·巴莱 译者 马小棋 许予朋 出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发行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经销 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010-83670231 印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规格 880×1230 毫米 32 开 6 印张 88 千字 版次 2019 年9 月第1 版 印次 2019 年9 月第1 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057-4797-5 定价 49.80 元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17 号楼 邮编 100028 电话(010)64678009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目录 CONTENTS 序言 我们并不完全了解中国,但中国是可预测的 第一章 就这样误解了中国 第一节 法国人曾为中国着迷 第二节 殖民时代对中国的伤害与偏见 第三节 当代中国到底招惹到了谁? 第二章 找到看中国的正确姿势 第一节 西方是什么:西方观念与西方视角 第二节 中国是什么:中国特点与中国精神 第三章 该西方睁眼看中国了 第一节 用怎样的眼光展望中国未来 第二节 法国人未来看待中国的眼光 结论 识时局之人不能对中国一无所知 注释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序言 我们并不完全了解中国,但中国是可预测的 现如今,一些法国人总是带着讽刺的目光看待中国的方方面面,这 通常是无知的偏见所带来的结果。 诚然,法国不乏有一些很了解中国的人,但其中大多数属于汉学家 群体。法国引以为傲的是,从19世纪初法兰西公学院① 就已经开始发展 和教授汉学了,这比其他西方国家都要早,法国曾是这方面的先驱。然 而今天,大多数法国汉学家似乎都更怀念过去的中国,而不愿承认和接 受现代中国。此外,还有另一些汉学家,虽然人数不多,但对中国的认 识非常理智且客观。我们也看到有一些中国人,虽然人数也不多,但对 西方文化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一些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的中国钢琴 家,都可以用最细腻的感情演绎贝多芬、肖邦以及德彪西的钢琴作品。 但是我们却找不到一个法国人,甚至任何一个欧洲人,能用正确的语调 朗读李白或者杜甫② 的诗,或是能在一部中国古典戏剧中饰演好他们的 角色。而这两位诗人在中国诗歌界的地位,相当于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和雨果(Victor Hugo)在法国文学界的地位。 绝大多数法国人看待中国的方式如同盲人。即使能趁着出差或旅游 的机会去中国待上几天,却仍然对这个国家一无所知。 这一切都要从学校教育说起。由于对中国历史的介绍开始得太晚, 所以一切都很糟糕。在法国教育中,中国历史始于1860年,这一年英法 两国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于法国的初高中生来说,中国此 前两三千年的历史都是空白。这又让我想起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一事。基 督教实际上在公元7世纪就已传入中国,而不是像法国课本中所写,大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家都认为的16、17世纪。在7世纪,中国第一座教堂就已在当时的都城 长安附近建成,我们现在仍可以在陕西西安历史博物馆通过著名的《大 秦景教流行中国碑》③ 看到这段历史。想要了解中国,了解其历史无疑 是最重要的,其语言也同样重要,不过汉语确实很难掌握。要了解任何 一种文明,不懂它的语言是行不通的,对于中国尤其如此,因为汉语和 我们所熟悉的印欧语系、闪语族的语言完全不一样。 如若大量涉及中国文学,法国较专业的出版社,无论规模大小都会 很好地完成工作,但仍比不上更精益求精的英国出版社。一些大部头的 中国经典小说、关于中国思潮的作品甚至是史学家的著作,我们都可以 在书店找到它们的法语译本。我们也可以在那里找整个20世纪众多作家 的小说。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学作品是因为意识形态、政治和社会都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在短时间内影响了整个国家,这情景和19世纪的 法国小说一模一样。然而在法国,这样的文学却鲜有读者。暑期结束, 你可以向朋友大谈你又重读了《人间喜剧》(La Comédie humaine)或 莎士比亚的历史戏剧,对方不论是谁,都读过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的几本小说,读过或在剧院看过莎士比亚的几部戏剧,对话因 此可以立马继续下去。但如果你对他们说你利用夏日的假期读了《水浒 传》或者《红楼梦》④,对话就会难以继续:即使在颇有学问的人群之 中,也没什么人读过其中的任何一本,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我们要在此承认阿兰·佩雷菲特⑤ 的贡献,有机会的话我们还会谈 到他。还有其他人,但人数不多。我们对佩雷菲特第一本关于中国的书 非常熟悉,书名借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但这句话的出处从未确定): 《当中国觉醒时……》(Quand la Chine s’éveillera…)。还有另外三本 读者不多的关于中国的作品。为了认识并读懂中国,佩雷菲特做出了了 不起的努力,值得被强调。他对共产主义的赞同不应被质疑,他值得再 一次得到认可! 法国于1964年在戴高乐将军的提议下承认了北京政府,并由此成为 一个在中国人民眼中拥有特殊地位的西方国家,但法国却不知道利用这 一优势,这才是最让人惊讶的。如今,不仅仅是美国,英国、德国都在 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中远远领先于法国。 中国经济增长迅猛时,人们担心它巨大的经济力量在全球的位置, 当中国经济增长稍有放缓,人们就预测中国经济将会崩溃,并将此现象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对西方经济带来的恼人后果都归咎于中国。即使英国、德国及美国的媒 体无法放下此类偏见,也会尽最大努力做到客观。但法国发生的一切让 人以为,公允又不带侵略性地谈论中国会被质疑,甚至会受到谴责。虽 然法国媒体是自由的,但关于中国的报道却永远只有一个调性,让人觉 得读到的听到的都是真相。 在一个开放竞争的世界里,如果对中国的无知和不解持续下去,我 们会因此付出更多的代价。而我们就是要尝试理解这种不理解。它有因 也有果。我们试图将其公之于众。当然,我们也尽量用另外一种眼光去 发现中国及其文明的真正特点,一些对于认识现在照亮未来来说必不可 少的特点。没有必要憎恶中国,也没有必要害怕它。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第一章 就这样误解了中国 要想理解某个现象,就要从其历史开始。然而四个世纪以来,法国 人对中国的态度从被吸引,或至少是友好的好奇,到傲慢的蔑视,再到 彻底排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中国的不了解造成了该时期这种矛盾 的感情,当然一些中国问题专家除外。但是一般情况下,曾经推崇中国 的人并不比现在反对中国的人更了解这个国家。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第一节 法国人曾为中国着迷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法国人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被中国吸引。 17世纪之前,法国和中国没什么直接联系。和很多欧洲国家一样,法国 从中国进口丝绸和香料,不过古罗马人早就这样做了。对于古罗马人来 说,中国是丝织物的主要来源地,因此他们根据汉字“丝”,将中国人叫 作“塞里斯(Seres)”,也就是“丝的”。公元前3000年养蚕业在中国出 现,但是直到公元6世纪,也就是在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en)时代,罗 马帝国才有了养蚕业。意大利更晚,一直到了12世纪,从那时起养蚕业 开始在欧洲可以种植桑树的地区传播开来。 公元166年,罗马和长安分别处于马可·奥勒留① 和东汉刘桓帝时 期,罗马人决定避开波斯商人以便和中国开展贸易,这才有了去往中国 的机会。同样生活在公元2世纪的希腊人马埃斯·蒂蒂亚诺斯(Maès Titianos)也足够大胆,他和罗马人有着一样的目标,即到长安去,于 是他也避开了所有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中介人。泰勒的马里努斯② 和托 勒密③ 都讲述了此次旅行。 来自威尼斯的马可·波罗(Marco Polo)在中国的游历给世人留下了 著名作品;但其实法国人不去中国,中国人也不来法国,极个别人除 外。两国之间的贸易由一些印度和阿拉伯人作为中介来完成,并在9世 纪到14世纪之间达到了顶峰。不仅买卖丝绸,陶瓷、香、香料、药草和 宝石都是商品,虽然欧洲那时还没有出现针灸,但已经开始买卖传统中 草药了。中国商人的足迹遍布东南亚、印度,甚至延伸到了波斯湾和东 非。那里有中国商人和欧洲的中间人。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耶稣会士 促成了法国人和中国的第一次直接联系。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肩负使命的耶稣会士到中国 早在耶稣会士之前,就有一些天主教神父被派往中国,以制衡源于 伊拉克④,信仰基督教却被当作异端的景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天主教 方济各会传教士若望·孟高维诺(Jean de Montecorvino),他出生于意 大利,奉教皇尼古拉四世⑤ 之命来到中国,于1294年到达北京⑥,并成 为中国首任主教。直到16世纪,去往中国的教父人数和基督教国家的大 使差不多一样多,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劝化中国人信奉基督教。 耶稣会士肩负着其他使命。他们中的第一批人被葡萄牙和西班牙当 作殖民工具,16世纪,葡萄牙的殖民野心在澳门实现。梵蒂冈也没忘记 它的宗教使命。在意大利人,尤其是在利玛窦(Matteo Ricci)的参与 下,事情发生了变化。耶稣会士不仅仅是欧洲意识形态的宣传者,他们 还尝试理解中国文化。他们长期居住在中国,学习汉语,阅读中国思想 家的著作并将其翻译成拉丁语,显然,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尊重,这种 方式也能让多数欧洲人认识这些作品。事实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给他 们留下了深刻而又正面的印象,中国人也感受到了其友好态度。而且他 们带来的数学、天文学知识

pdf文档 不要害怕中国

人文社科 > 社科 > 其他 > 文档预览
105 页 0 下载 625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不要害怕中国 第 1 页 不要害怕中国 第 2 页 不要害怕中国 第 3 页 不要害怕中国 第 4 页 不要害怕中国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100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user2021-04-05 10:22:57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DocHub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多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