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录 发展心理学:从生命早期到青春期(第10版)上册 发展心理学:从成年早期到老年期(第10版)下册 目录 内容提要 推荐序 译者序 前言 本版教材的目标 前沿研究 文化和历史影响 第十版概览 组织结构 教学特点 内容变化 致谢 第一编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1章 发展心理学 焦点人物:维克特——阿韦龙的野男孩 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发展心理学:基本概念 影响发展的因素 巴尔特斯的毕生发展观 第2章 理论与研究 焦点人物:玛格丽特·米德——跨文化研究的先驱 基本理论问题 主要理论取向 研究方法 第二编 生命的开始 第3章 孕育新生命 焦点人物:亚伯·多里斯——胎儿酒精综合症 孕育新生命 遗传机制 天性和教养: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胎儿发育 第4章 婴幼儿期的生理发展 焦点人物:海伦·凯勒和感官世界 分娩和文化:分娩方式的变化 新生儿 存活和健康 早期的生理发展 第5章 婴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焦点人物:多迪·达尔文——博物学家的儿子 认知发展研究:传统的方法 认知发展研究:新近的方法 语言发展 第6章 婴幼儿期的心理社会发展 焦点人物:玛丽·凯瑟琳·贝特森——人类学家 心理社会发展的基础 婴儿的社会性发展问题 学步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 和其他儿童的交往 双职工家庭的儿童 虐待:虐待和忽视 第三编 童年早期 第7章 童年早期的生理和认知发展 焦点人物:王娅妮——自学成才的艺术家 生理发展 认知发展 第8章 童年早期的心理社会发展 焦点人物:伊莎贝尔·阿连德——激进的作家 自我发展 性别 游戏:童年早期的活动 家庭教育 与其他儿童的关系 第四编 童年中期 第9章 童年中期的生理和认知发展 焦点人物:安·班克罗夫特——极地探险家 生理发展 认知发展 第10章 童年中期的心理社会发展 焦点人物:玛丽安·安德森——歌剧先锋 自我发展 家庭中的儿童 同伴团体中的儿童 心理健康 第五编 青少年期 第11章 青少年期的生理和认知发展 焦点人物:安妮·弗兰克——《大屠杀日记》的作者 青少年期:发展的过渡期 生理发展 认知发展 第12章 青少年期的心理社会发展 焦点人物:杰基·罗宾逊——棒球传奇 探索同一性 性 与家人、同伴和成人社会的关系 专业术语表 返回总目录 内容提要 这本《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第一作者黛安 娜·帕帕拉是专门研究人类毕生发展的教授,在个体老化和毕生认知发 展方面颇有建树。自第1版面世至今,其在美国市场上一直是同类书中 的领导品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本书是《发展心理学》的上册,包括前五编,共12章。第一编首先 概述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历史脉络,以及发展心理学研究涉及的基本概 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二编描述了人的生命最初三年的发展,具体介 绍了人类胎儿的发育过程以及危害胎儿发育的因素;婴幼儿期的生理发 育、认知发展以及心理社会的发展;第三编介绍了童年早期的个体在生 理发育、认知发展和心理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第四编描述了童 年中期的个体在生理、认知和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第五编描述 了青少年期的生理、认知和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本书强调文化和历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注重将理论、研究和实践 相结合,集科学性、知识性和通俗性于一体,适合作为普通高校心理学 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也适合各类师范院校的师生、从事儿 童及青少年研究和教育的人员使用,还适合关注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广大 家长们阅读。 推荐序 林崇德 在美国学者黛安娜·帕帕拉、萨莉·奥尔兹和露丝·费尔德曼合著的 《发展心理学》(Human Development,第10版)的中译本即将出版之 际,编辑恳切希望我能为该书的中译本作推荐序。2004年,我曾为这部 《发展心理学》(第9版)的影印本作序,时光荏苒,已近十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发展心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有 若干重要的发展心理学专著问世,而且有大量相关的研究报告频频发 表。不过,我们必须正视,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水平与美国、德国和 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有目的、有计划 地学习和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优秀成果,当是缩小这 种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引进若干有代表性的发展心理学英文原版教科 书,并在国内翻译出版,自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 讲,我愿意推荐手头这本由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引进,申继亮教授 组织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发展心理学》。 第一作者黛安娜·帕帕拉是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威斯康星大 学麦迪逊分校的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是人类毕生的认知发展。她与其 他人合著了《孩子的世界》《发展心理学》及《成人发展和老化》等多 部畅销教科书,其中《发展心理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纵观该书,我 认为它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该书将科学理论密切结合研究实践,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进行整合,这也是我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所一贯主张的。在本版次中, 作者从历年发表的众多研究文献资料中筛选出最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增长 知识的前沿研究,例如凯撒家庭基金会的研究、麦克阿瑟基金研究机构 针对中年发展这一主题所开展的调查等。作者运用最新的统计数据,更 新了各章的研究资料,给读者完整地呈现了最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其次,全书强调文化和历史对发展的影响作用。纵观全书,跨文化 研究贯穿始终,作者专门设计了“世界之窗”这一栏目,用以反映美国文 化中的个体或群体与其他文化中的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异同。从第一章就 开始凸显作者对历史影响的关注,将众多发展议题置于历史背景中进行 讨论。这正是这本教科书特有的优势之一。 再次,作者基于研究数据,与大家讨论分享了诸如“婴幼儿看电视 是否太多了?”“给孩子讲讲恐怖主义和战争”“青少年是否应该被豁免死 刑”“婚姻是否成为一种即将消逝的制度”“亚洲的老龄化现象”以及“预先 指示、临终关怀”等问题,这些都是困扰我们、并与时代和我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 正是因为以上这些特点,这本由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黛安娜·帕 帕拉等三人合著的《发展心理学》一经问世即成为该领域的翘楚,自从 出版以来已经连续再版十余次。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新颖 的结构体例、翔实的研究资料,全面准确地呈现了发展心理学领域的最 新理论和科研成果,使得这本书既具有科学性,又不失可读性。该书具 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读一读这本教科书,我们所关注的许多关于个体发 展的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一定的答案。它已被美国500多所大学及专业 院校定为教材,其中包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西北大学、杜克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等,并广受赞誉。 我们也曾组织翻译过一些英文学术原著,尽管在翻译过程中始终抱 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但是过后,我们也时常发现,当初有些译处还欠妥 当。学术著作翻译的困难性由此可见一斑,译者既要具备专业能力,又 要具备语言功底。这本教科书是由我的学生申继亮教授牵头翻译的,翻 译的主力军是他精心挑选的精干团队,最后由他统稿、审校。翻译历时 两年,他们组织过多次专题讨论会,译稿经过了多次互审互校,从而确 保了译稿的高质量和科学性。这本教科书作为人民邮电出版社和新曲线 公司的重点图书,编辑们收到译稿后,不惜“慢工出细活”,他们审校历 时一年,多次和译者沟通交流书中的存疑,从而使这本《发展心理学》 的内容更加精准流畅,更具可读性。我相信读者们在阅读之后,会有颇 多的收获和感悟。 林崇德 2013年8月1日 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译者序 申继亮 自1882年,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威廉·普莱尔(W. T. Preyer)的 代表作《儿童心理学》问世以来,至今已有百余年。在这百余年的历史 进程中,由儿童心理学发展而来的发展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 的学科,研究对象由儿童扩展至老年,涵盖生命全程;研究视角也由单 一学科演变为跨学科;反映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及进展的论著也层出不 穷。 在翻译和审校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摆在诸位读者面前的这本由 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引进的《发展心理学》是众多发展心理学教科 书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发展心理学》一书依照时间顺序依次描述了生命历程中每个阶段 个体的生理、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全书共19章,分为九编。由于本书内 容非常丰富,因而篇幅很长。读者捧着这样一本“厚重且有分量”的巨著 阅读时实在不便,鉴于此,我们与编辑协商,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读者 群,按照个体生命全程的发展阶段将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前五 编,共12章,讲述了从生命开始到青少年期的生理、认知和社会性的发 展情况,堪称一本完整的“儿童心理学”;下册包括后四编,共7章,讲 述了从成年早期到老年期的生理、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情况,是一本关 于“成年和老年的心理学”。划分并非刻意而为之,上下两册仍然是一个 连续体,读者朋友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 本书第一编包括第1、2两章,概述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历史脉络, 以及发展心理学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二编包括第 3~6章,描述了生命最初三年的发展。具体介绍了人类胎儿的发育过 程,以及危害胎儿发育的因素;婴幼儿的生理、认知和心理社会的发 展。第三编包括第7、8两章,描述了童年早期的生理、认知和心理社会 的发展状况。这一时期儿童的生理发展相对稳定,食欲降低并出现睡眠 问题,动作的精细程度和力量得到加强;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但在一 定程度上开始理解他人的观点了;自我概念和情绪理解变得更复杂了; 独立、自控和自尊提高了;性别认同更明显;游戏更具想象性和社会 性;开始重视和其他儿童的交往了。第四编包括第9、10两章,描述了 童年中期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身体发育开始减缓,运动技能得以提高; 思维的自我中心逐渐消退,开始具有逻辑性,记忆和语言能力提高;自 我概念更加复杂,同伴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第五编包括第11、12两 章,描述了青少年期的发展状况。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发生剧变,性发展 逐渐成熟;抽象思维和科学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思维 仍具有片面性;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是探索同一性,特别是性别认同; 同伴团体有助于自我概念的发展,但也会助长反社会行为。第六编包括 第13、14两章,阐述了成年早期的发展状况。个体的生理状况达到顶峰 并开始缓慢下降;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更加复杂,并开始进行职业选 择;人格特质和类型相对稳定,但仍会变化;个体开始建立亲密关系并 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七编包括第15、16两章,介绍了成年中期的发 展状况。个体的身体机能部分开始退化,女性经历更年期;一些基本的 心理能力达到巅峰,有人会达到事业顶峰,有人会出现职业倦怠或换工 作;个体的同一性继续发展;照顾孩子和父母的双重责任会导致出现中 年危机期。第八编包括第17、18两章,描述了成年晚期的发展状况。尽 管这一时期个体的健康
发展心理学 (一本关于人类发展的“百科全书”)
心理学 >
心理学 >
心理学 >
文档预览
1493 页
0 下载
49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user 于 2021-04-11 09:00:3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