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底色 ——人类永恒追求的六大哲学主题 [美]莫提默·艾德勒 著 栾建红 译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序言:伟大的观念 第一章 哲学这件事 第二章 柏拉图,正确的观点和错误的观点 第三章 思想的词汇 第四章 被选择的六大观念 第二部分 我们据以评判的观念:真、善、美 第五章 说谎者与怀疑论者 第六章 怀疑主义的温和形式 第七章 怀疑的领域 第八章 对真理的追求 第九章 从真到善和美 第十章 实然和应然 第十一章 真正的善与表面的善 第十二章 善的范围和等级 第十三章 终极善与共同善 第十四章 从真和善到美 第十五章 令人愉悦的美 第十六章 令人赞赏的美 第十七章 美中的善与真中的美 第三部分 我们据以行动的观念:自由、平等、正义 第十八章 正义至上 第十九章 随心所欲的自由 第二十章 我们有权拥有的自由 第二十一章 平等的各个维度 第二十二章 我们有权拥有的平等 第二十三章 正义也需要的不平等 第二十四章 正义的范畴 第二十五章 正义与法律的权威 第四部分 结语:重大事件与问题 第二十六章 观念、议题和问题 第二十七章 关于真、善、美 第二十八章 关于自由、平等、正义 前言 吾如斯虔诚相信,吾之先辈所思与孔夫子所想均为本书之源。吾亦 察得种种扬赞父母之论,广而言之即致敬知识与存在之开端。 兹逢于芝加哥大学与罗伯特·哈钦斯一道为大英百科全书公司编撰 《西方世界的经典》(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 )之时, 吾作两卷而力陈伟大之观念,谓之《西方大观念》(Syntopicon )。 此书意在作为指路者,将读者引至伟大著作中关系大观念的讨论中。著 书其时,吾共述及102种大观念,由是构成《西方大观念》各篇。 初探大观念之疆域,遑论大观念自身或其延伸,自然难避地成为哲 学研究所成立的肇始之机,构筑有志协力研究大观念的学者之“子 宫”。其志在于判定(take stock of)西方思想传统中有关大观念的 已存之思,辨识(identify)构成内在差异的含义之别,阐述大观念曾 引起的争论之题,检查也评估继而产生的论战中的相左之见。 1952年,赖于保罗·霍夫曼主席与罗伯特·哈钦斯副主席所在福特 基金会的资助与欧道明基金会(the Old Dominion Foundation)的捐 赠,哲学研究所遂成。自1956年始,研究所又获保罗·麦伦与小亚瑟 ·A.霍顿长久深远的支持。 自兹30余年一弹指,哲学研究所未忘初心,于卷帙浩繁中行一叶 舟,已初见曙光。然欲将《西方大观念》中初探的种种观念均做深入、 透彻的解析,欲至未抵之境,欲取未探之奥,三十年远不足够,或至其 五倍之时方可,或至更久之未来,方能弃舟抵岸。 虽如此,哲学研究所落成至今所成著述已颇令人瞩目,当获诚心致 敬。其高级研究学者与助手们一道潜心研究,通力合作著书立说,付梓 出版一系列书籍与专著。其中,两卷讨论自由之观念,各有一卷谈论正 义、幸福、爱、进步与宗教,另有一卷关于美的专著。关于公平的观念 也有多年积累,已渐成系列尚未发表的文章。 此外,吾须谈及此间吾之所作有赖研究院同仁之力,有待其雅正。 上述著述中与本书主题相关者有《哲学的条件》《人之差异与其所衍》 《我们生活的时代》(副标题《道德的常识》)和《政治的常识》等, 其中《哲学的条件》论述了真理的范式,探讨了在数学、科学、历史、 哲学领域以及常识思维层面,知识与观点的区别;《人之差异与其所 衍》在人类与低等动物种群差异性的语境中解析了全体人类间的公平; 《我们生活的时代》在真实的善与表面的善、需要与想要、天赋人权与 法授民权的差异中验证了善与人类至善即幸福;《政治的常识》中确认 了正义的统治应责无旁贷地调和自由与公平,力促二者之极致和谐。 过去三十年间,有赖阿斯彭研究所的信任与支持,吾有幸协调组织 行政研讨会,其中阅读项目专注于自由、公平、正义、权利、财富与赤 贫、美德及幸福等观念。种种讨论令吾获益匪浅,受益良多。吾推测, 吾自讨论中所获远超初次考虑大观念的参与者所学。 吾向本书述及六大观念之源的先哲致以诚挚感恩,并满怀虔诚。特 对哲学研究所之捐赠者与信托人,本文致献者,吾研究所内曾或现之同 僚,尤其如此。诚信诸位皆能原宥未一一提及姓名之过。 异于惯例,吾未在文末添加文献附录。原因既为有志于深耕大观念 相关佳作之读者可在两卷本的《西方大观念》(卷6、30、42、47、 94)找到相关引用,亦可在吾与研究所及大英百科全书之同事、查尔斯 ·凡道伦合著之《西方思想的宝贵财富》(Great Treasury of Western Thought )中探寻。上述两书中有重要章节述及此书之大观 念,且引述更为完整全面,如《西方大观念》第六章第三节;9.6; 9.7;12.2;12.3;13.2;13.3;16.6。 略述至此,吾需承认可期之期或再著大观念之书;但,前有已传颂 的上帝观念之书,现有六大观念之书付梓,可期之书或将可能探论些非 大观念了罢。 第一部分 序言:伟大的观念 第一章 哲学这件事 人们常说:哲学是每个人的事。生而为人,即被赋予了哲学性思考 的倾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进行着 哲学性的思考。 在了解这一点之余,我们还要理解为什么哲学是每个人的事以及哲 学究竟是什么事儿。 哲学,用一词来总结,就是观念(ideas),用两个词来说,哲学即 大观念(great ideas),它是人类用以理解自己、社会以及所处世界的 必不可少的基本观念。 正如我们接下来即将看到的,这些观念构成了每个人思想的词汇。 不同于专门学科的概念,这些大观念,并非专业术语,也不是某一门特 殊知识领域的技术词汇等,它们都只是普通的日常用语。每个人都会在 日常会话中使用它们,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好地理解它们,也没有充分 地思考过每个大观念所提出的问题。其实,现在我们正在思考的这一 点,并思考如何从相互矛盾的答案中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在 进行哲学性的思考。 本书的目的在于为哲学性的思考过程提供一些指导。但因篇幅所限 无法涵盖所有的大观念,因而,本书仅述及其中六种大观念。这六大观 念对我们所有人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们是:真、善、美以及自由、平 等、正义。 我通过对这六大观念的阐述来描述它们的基本轮廓,从而试图在读 者身上看到三种效果。 首先,应当让读者在使用这些观念词汇时,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其具 有的各种意义。每个周,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说上几句“那是真的”或 者“那是假的”的话。当我们做出这样的表述时,我们要表达什么意思? 我们依据什么标准做出判断?如果对方对我们的判断提出异议,我们该 如何论证自己的判断呢?大多数人清楚地认识到真理这一观念可以帮助 他们回答这些问题。当然,在尝试去更好地理解真理时,哪怕仅是一点 尝试,他们已经在有意识地进行哲学性的思考了。 其次,依据我对每个观念的描述,应当让读者在想要进一步思考这 些观念时,可以比平常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他所无法避免的问题和争议, 毕竟这些都是人类争论了几个世纪的基本问题。 真理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还是一成不变的?一件事是否可能 于我是真于你非真?使人们站到相反阵营的不同观点,是否可能通过识 别真假而消除分歧?抑或不同的观点根本无所谓真假?我们应如何看待 那些声称尝试获得真理的努力总是徒劳的怀疑论者? 最后,应当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各大观念之间的关系。思考一种观念 会引发对其他观念的思考:我们对真理的理解如何影响我们对善与美的 理解?我们对善恶的理解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对与错进而理解正义,以及 这又是如何影响我们对自由和平等的理解的? 这些伟大的观念都不是自我封闭的和彼此隔离的,因此,对其中任 意一种的描述都将超越其本身,并延伸到其他观念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之中;同时,当我们思考这六种观念本身和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时,我 们会发现自己在观念的王国中更加游刃有余,或者至少更加熟悉了这六 种观念对其他许多伟大观念的影响。这就是我选择讨论这六种观念的原 因之一。它们是真正关键的核心观念,每一个都处于中心位置,四周被 许多其他伟大的观念环绕着。 以上我所希望为读者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任意一种伟大观念, 都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我写过两部大部头的《论自由》(The Idea of Freedom ),我在哲学研究所的一些同事也写过一些关于正义、爱、幸 福、进步、美、宗教等观念的书。 上述著作远比我在本书中通过这六大观念为读者所做的事多得多。 它们试图对关于整个西方思想传统中某一具体观念的所有文章进行总 结;同时,试图通过辨别所有支持和反对的意见,评价重要议题的所有 支持和反对的论点来说明这一讨论。因此,这些著作中处处是对过去和 现在的伟大思想家的引用及脚注。毫无疑问,这些是值得研究的,读者 也不可能仅读一读就能理解,而是需要费些力气才能理解。与之不同的 是,我致力于使本书成为一本无须费力研究,只要读一读,就能从中获 益的书。 我还想提到的是我对宏大的观念世界做的另一次探索。大约四十年 前,大英百科全书公司决定出版《西方世界的经典》丛书,于是我帮助 芝加哥大学的哈钦斯校长完成了这项工作。我为该书中关于伟大观念的 讨论编写了指南,我称之为《西方大观念》。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这 是各类著作中讨论的大约3 000种主题的一个纲要,这些主题连带着它 们在这些著作的文章中的引用被归类到102种伟大的观念之下。针对每 一个观念,我各写了一篇文章指出该观念在西方思想传统中的发展,同 时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和争议。 虽然本书仅涉及我在《西方大观念》中探讨过的102种观念中的六 种,但写此书的目的却不尽相同。尽管我仍会提及这些观念引起的一些 主要矛盾和争议,但此书不着重于各观念的发展历史。《西方大观念》 中的文章意在指导读者阅读西方文明史上最卓越的作者关于伟大观念的 想法,而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提高他们思考六种观念的能力。 如果我达成了目标,我就将帮助读者参与到哲学思考之中。哲学是 每个人的事,不仅因为没有这些伟大观念,人便无从思考,也由于这门 特定的科学不需要某种特别的训练和技术上的能力;思考这些伟大观念 也不需要任何专门的学科知识。无论自知或自愿与否,我们无时不在进 行哲学思考。我相信每个人都想要在这一方面做得更好一点,对此,我 非常相信。 第二章 柏拉图,正确的观点和错误的观点 当亚里士多德的名字变成形容词来修饰名词时,它通常和“逻辑”一 词相随相伴。若我们把刚听到的论据评价为“那是亚里士多德式的逻 辑”,有时是在赞扬这一论据,有时则是在贬低它。 而当柏拉图的名字变成一个形容词,它常常要么与“爱”同行,要么 与“观念”同在。我们把一种特定的友谊说成是柏拉图式的爱情;或者我 们说“那只是柏拉图式的观念,与

pdf文档 哲学的底色:人类永恒追求的六大哲学主题

哲学 > 哲学 > 哲学 > 文档预览
203 页 0 下载 66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哲学的底色:人类永恒追求的六大哲学主题 第 1 页 哲学的底色:人类永恒追求的六大哲学主题 第 2 页 哲学的底色:人类永恒追求的六大哲学主题 第 3 页 哲学的底色:人类永恒追求的六大哲学主题 第 4 页 哲学的底色:人类永恒追求的六大哲学主题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198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user2021-04-05 09:28:03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DocHub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多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