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实用主义和语用论/(法)高宣扬著.—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7 (高宣扬文集) ISBN 978-7-313-18216-6 Ⅰ.①实… Ⅱ.①高… Ⅲ.①实用主义②语用学 Ⅳ. ①B087②H03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46251号 实用主义和语用论 著 者:[法]高宣扬 出版发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地 址:上海市番禺路951号 邮政编码:200030 电 话:021-64071208 出 版 人:谈 毅 印 制:苏州市越洋印刷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880mm×1230mm 1/32 印 张:17.75 字 数:425千字 插 页:4 版 次:2017年10月第1版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印 次:2017年10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313-18216-6/B 定 价:99.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告 读 者:如发现本书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质量科联系 联系电话:0512-68180638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内容提要 实用主义是兴起于19世纪末、盛行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主流哲 学思想,其对于整个20世纪世界哲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全书系统详 细地阐述了美国实用主义的起源及流变,以及受实用主义影响的欧洲逻 辑实证主义,介绍了实用主义创始人及代表人物皮尔斯、詹姆斯和杜威 的思想渊源及传承,以及在语言学领域的影响所形成的语用论思潮。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冯友兰先生与高宣扬教授合影,1990年 冯友兰先生赠予高宣扬教授的著作,并亲笔题字,1986年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研究院院长给高宣扬教授的邀请函,1983年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实用主义和语用论》,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高宣扬文集总序 当我个人生命创建第七十环年轮的时候,我幸运地成为上海交通大 学教师队伍的一员,使我的学术生命有获得新生的可能,我的生命也由 此获得新的可能性,上演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命乐曲。所以,我在交 大“学者笔谈”上发表题名为“新鲜的交大人”的感言:“历史总是把 我们带领到远离故乡的世界尽头,但有时又突然地把我们带回故居和出 发点,历史使我们学会了感恩。”其实,生命永远是在自我给予和接受 给予的交互往来中延伸,所以,感恩始终伴随着生命自身,构成了生命 交响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生命的价值及尊严奠定本体论和伦理基 础。 生命是一部无人指挥的交响乐,自创自演,并在不同的社会遭遇和 生活历程中一再地自我协调,演奏出一曲又一曲美丽动听的自然乐曲, 弹奏出每个人在社会、文化、历史中的不同命运,演播成充满悲喜交织 的无数千变万化的生命故事。 我的书实际上就是我个人生命历程的自我展现。每一本书从不同角 度讲述着不同阶段的生命故事。生命的故事千差万别,归根结底,无非 就是生命对自身生长发展的自我关注,都是由生命内在创造力量与周在 世界各种因素相遭遇而交错形成的。生命在自我关注的过程中,总是以 顽强的意志和万种风情,一方面激励自身在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间的悖 论困境中脱颖而出进行创造更新,另一方面严肃正视环绕生命的外在客 观力量,自然地要对自身的命运进行各种发问,提出质疑,力图寻求生 存的最理想的优化状态,从而有可能逐步演变成哲学性的探索,转化为 生命的无止境的形而上学的“惊奇”,对生命自身、对世界万物、对历 史以及自身的未来前景,进行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的反思。 从学习哲学的第一天起,我就牢记古希腊圣贤亚里士多德关于“哲 学就是一种好奇”的教诲。从1957年以来近60年的精神陶冶的结果, 却使我意识到:“好奇”不只是哲学的出发点,而且也是一切生命的生 存原初动力。因此,对我来说,生命的哲学和哲学的生命,就是血肉相 融地构成的生命流程本身。 生命的反思虽然表达了生命成长的曲折复杂历程,隐含着生命自身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既丰富、又细腻的切身感受,但绝不会封闭在个人狭小的世界中,也不 应只限于文本结构之中,而是应该置于人类文化创造的生命运动中,特 别是把它当成人的生命本身的一个内在构成部分,从生命的内与外、前 与后,既从环绕生存的各种外在环境条件的广阔视角,又从生命自身内 在深处的微观复杂的精神状态出发,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 学、符号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试图记录一个“流浪的哲学家”在 四分之三世纪内接受思想文化洗礼的历程,同时也展现对我教诲不倦的 国内外师长们的衷心感恩之情。 最后,我还要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表示感谢,特别要感谢刘佩英 女士和刘旭先生,他们对本文集的出版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高宣扬 2016年4月8日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2017年新版序 拙著《实用主义和语用论》初版于1978年在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 版的时候,原名为《实用主义概论》,当时是应天地图书公司总编辑李 怡先生和陈松龄先生的邀约,请我担任《人文科学丛书》的主编,负责 牵头组织出版一批较为通俗的哲学读物,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 进一步扩大作者队伍,组织海内外华人学者,有计划地撰写简述传播最 广和影响最大的当代西方哲学和社会思潮的书籍,分批分期地在香港出 版。 天地图书公司在1978年请我主编《人文科学丛书》的想法,非常 适合于当时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社会文化状况,因为从1949年之后,中 国大陆曾经连续不断地对西方思潮进行严厉的批判,而且,每当掀起特 定的政治社会运动之时,更要求结合具体的政治社会运动的需要,配合 运动中的不同政策,对不同的西方思潮进行特别的批判,例如,在20 世纪50年代对知识分子实行思想改造运动的时候,集中批判以胡适为 代表的“旧知识分子”对于西方思想的盲目崇拜,把胡适等人所宣传的 实用主义作为批判的靶子,试图清洗以实用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思想对知 识分子的影响。因此,实用主义就成为1949年以后第一个受到全面批 判的西方思潮。 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当代西方一股重要的社会、文化和哲 学思潮,它在西方各国流传甚广、持续甚久,也是最早被引进中国的当 代西方哲学思潮之一。实用主义在20世纪初被引进中国并能够长期得 到广泛的传播,这并非偶然,一方面是与实用主义本身的基本原则及其 深远的思想理论根源有关,显示了实用主义本身隐含着强大的思想和精 神力量;另一方面又同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以及中国从20世纪初至 今的社会文化状况有关,意味着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适应 了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上述论断包含了一系列需要详细澄清和分析的复杂内容,其中最重 要的是要首先弄清楚发生和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实用主 义,是一种以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和西方人长期通行的日常生活方式为 基础而创造的哲学和社会文化思潮,它积淀了深厚的西方思想文化的复 杂历史传统,又表现了西方人自启蒙运动至19世纪工业革命过程中所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逐渐形成的基本心态,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文化新变革的特征。这些复 杂的内容,凝聚在实用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中,也体现在实用主义的各个 具体方法及其许多重要概念上。 实用主义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精神,固然表现在它的主要概念及其 表述方式,但这些概念及其表述,不过是深入把握其核心和基本精神 的“入门”。实用主义的真正内容、重要概念、原则和方法,既然隐含 了西方社会文化长达两千年曲折发展的经验,同时又浓缩了西方人“为 人处事”的智慧,因此就绝对不能靠表面背熟它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就 可以完整地加以把握。 当实用主义在20世纪初被传入中国时,中国当时的社会文化状态 还没有充分具备足以完全消化实用主义的基本条件。这主要是指:20 世纪初,中国刚刚仓促完成从封建帝制向民主共和制的转型,现代化进 程刚要起步,却远没有全面开始,国内也还没有实现对西方社会文化的 系统研究,更谈不上对西方社会文化的深入理解。 在最早向中国传播实用主义的知识分子中,只有像胡适(18911962)、冯友兰(1895-1990)等少数学者,由于他们原本已经受过 长期扎实的中国传统教育,对中国传统思想已有深刻的理解,又具有在 欧美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和直接研究西方思想文化的经验,所以,他们 才有可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实用主义的精髓,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 说,当时理解和接受实用主义只能停留在表面的水平上。 我的老师冯友兰先生于1919至1923年间曾经留学美国,在纽约哥 伦比亚大学师从实用主义大师杜威以及新实在论代表人物伍德布里奇 (Frederick James Eugene Woodbridge,1867-1940)和蒙太古 (William Pepperell Montague,1873-1953),良好的学习研究条 件使冯先生掌握了实用主义和新实在论的核心观念。 根据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序》所说,杜威很关心他。当冯先生 申请奖学金时,杜威先生写了一封很长的推荐信,最后一句话是:“这 个学生是一个真正学者的材料”[1]。杜威对冯先生的赞赏,实际上也等 于充分肯定了冯先生对实用主义要旨的透彻理解。 谈到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冯友兰先生指出:“实用主义和新实 在论是当时在中国比较流行的西方哲学思想”……“在五四运动的时 候,梁启超等人组织了一个尚志学会,约请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 和当时的新实在论者英国哲学家罗素到中国演讲。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研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
实用主义和语用论
哲学 >
哲学 >
哲学 >
文档预览
486 页
0 下载
50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user 于 2021-04-05 09:36: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