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目 录 序一 互联网创新对今天中国社会的意义 序二 案例的价值 序三 原创、分享、启迪 序四 商业模式的进化与互联网时代的文明 唯品会VS京东:B2C电商的两种逻辑从颠覆到创新 韩都衣舍:淘品牌进化论 导购型APP:创客生存之道 Uber:共享经济模式探求 酒仙网:多维化的连接从颠覆到创新 有壹手:传统汽修的O2O之路 彩生活:物业管理公司的互联网化 小米:互联网思维的挑战 腾讯:平台战略的开放之路 BAT:移动生态系统的王位之争 去哪儿:财务报表中互联网公司的价值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序一 互联网创新对今天中国社会的意义 文/陈龙(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战略官) 阿里巴巴有一个态度叫“拥抱变化”。我给自己孩子起的名字叫子 游,意思是一个读书人在世上游了一圈。回头望去,这些偏好都非偶 然。2014年11月,作为一名商学院教授,我受互联网金融的感召,加入 蚂蚁金服,希望能够将我所学所思所想应用于企业战略实践,也在中国 金融改革、技术驱动的大潮中游一游。 离开长江商学院至今将近一年,原案例中心同事找我为这本案例集 写序,借此也可以让我停下来稍作思考。从商学院的研究到企业的战略 制定,两者的共性都在于对真相的渴求和探知;商学院希望通过研究不 同背景下的决策,帮助学生找到决策的方法,企业则必须通过研究自身 做决策。学者可以有一家之言,只要有理即可;企业则必须综合各种道 理预判终局,如果不当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相较之下,企业对真相的 探求,要比学者的研究更加迫切和强烈。 在这个迅速更迭的时代,互联网企业每时每刻都在面临判断与选 择,战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并没有一个稳固、可以直通彼岸的长期 战略。一个永恒的难题是如何应对这些不确定性。首先,我认为可以采 用由远及近的思考方式。在充满不定性的旅途中,愿景和初心非常重 要,仿佛天上的北极星,可以防止迷路,或者在迷路后较快回归。在愿 景的基础上,通过对未来终局的预判,再结合对当下风口的识别,可以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尝试对不确定性加以管理。 其次,在战略的具体执行中,可以学习和实践“小步快跑、快速迭 代”的战术打法,即国外所说的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简化 可实行产品)。做产品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制 作出非常完美的产品,这种方式很好,但在快节奏的移动时代可能不合 时宜;另外一种是产品不见得完美,却拥有一个可以直接与用户进行交 互的渠道,在与用户不断交互反馈的过程中改进、打磨产品直至完美。 这就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产品试错,从用户反馈中知错,再根据 反馈数据改错,将不确定性风险控制在尚可更正的范围内,降低试错成 本,提高战略成功率。 再次,在具体执行中,我们需要尝试一种更加包容的姿态,“赋 能”生态链上所有创新伙伴们一起来实践。尤其是在市场逐渐走向细 分、用户需求长尾化加剧的大势下,单靠企业自身实践MVP比较困难。 这涉及平台和生态的战略理念,构建“生态圈”,激发生态中所包含的创 新力量,一起来实践“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这本案例集的主题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进化”。那么技术革命到底 是如何使商业模式进化的呢?任何商业的基础设施都是渠道、数据和技 术。技术影响商业就是从改变基础设施开始,进而改变商业模式,最后 改变商业的精神和文明。 渠道,是触达用户或与用户发生连接的方式。在工业时代,商业是 通过价值链的方式连接,移动互联让价值链成为价值网;渠道能力发生 改变,从单点连接变成多点连接,灵活性更高。在价值网时代,价值的 增量并不只是简单的规模经济,而在于由于多点连接带来的机会,所以 价值网是机会的源头。以金融为例,所有重要的互联网金融创新都不是 对金融属性的改变,而是因为与更多场景、更多用户结合而产生创新。 因为技术创新,金融的场景化成为互联网金融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标志和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成果。 支付宝的成功并没有改变支付的本质,而是创造性地引入第三方信 用,解决了网购场景中买卖双方不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难题。每个人 都有几百到几千块的零花钱,希望想花就花,但是不花的时候最好还有 投资回报。余额宝的成功并没有改变货币基金安全、流动性好的金融属 性,而是把这个属性和消费支付场景的便捷触达结合起来,让每一块钱 在花以前都能够有收益,产生极致的现金管理体验。微信红包的成功并 没有改变金融(在传统金融眼中这并不是金融),而是通过社交场景大 大活跃了移动支付账户,从而间接刺激消费。 数据,即是信息。获得信息的能力越强,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与 用户的连接效率也就越高。信息不对称一直是金融行业的核心挑战,这 也造成传统金融难以覆盖中小微企业。蚂蚁微贷的成功并没有改变风险 与回报取舍的原理,而是利用现金流、贸易流、物流的大数据甄别风 险;其在过去5年中累计发放微贷4600多亿元,企业平均余额不到4万 元,真正帮助了小微企业创业和成长。 如果将渠道看成高速公路,数据比作汽油,那么技术则更像是发动 机。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互联网金融等市场热点如 果放在PC(个人计算机)时代,或许只是一个想法,而今天,技术创 新让这一切成为可能,使连接更加灵活、数据更加丰富,由此诞生的产 品也更加贴近用户内心的真实需求。这就是技术能力提升所带来的结果 ——商业变得“贴切”、“合身”而“温情”。 基础设施的改变推动商业模式的改变。以手机为例,技术不但改变 了通信方式,而且把手机的商业模式从一维的设备变成了多维的生态 圈。正如诺基亚前首席执行官(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 所言:“我们的竞争对手所依赖的不是先进设备,而是强大的生态系 统。”所以虽然诺基亚“并没有做错什么”,其手机帝国还是很快衰落。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在工业时代,你可能无法认可小米的商业逻辑,“0”库存、“0”毛利率 等,但今天,它却成为行业备加关注的方式。 最后,基础设施、商业模式的改变如果能够成功持续,必然带来商 业文明的改变。 以金融为例。金融也可以有梦想,金融的梦想并非只是赚钱。金融 从来都有一个公益的初心。当我们借钱给对方的时候,有多少动机是赚 钱,有多少是为了帮助别人?正如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Robert J.Shiller)所言:“金融并非为了赚钱而赚钱,它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实现 社会的目标。一个好的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平等,人人相互尊重和欣 赏,面对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及伴生而来的对生活富足的要求,金融将 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推动力。” 不同时代的人们尝试用不同的商业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穆罕默德 ·尤努斯(Muhammad Yunus)通过在穷人中推广小额信贷模式,打破了 借贷必须担保和抵押的传统,帮助了数百万人脱贫,成为“穷人的银行 家”。乡村银行试验,不仅使得穷人摆脱了贫困的束缚,尤努斯的商业 尝试也使“自立”的理念成为改善穷人困境的核心。我国的经济学家茅于 轼也曾致力于通过商业方式解决社会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期茅先生就 在龙头村开始发放小额贷款,希望能通过微贷的方式帮助当地的村民脱 贫。 技术革命使得普惠金融真正成为可能,也使得金融的公益性、共享 性和商业性的更有意义的结合成为可能。蚂蚁金服所做的“小确幸”金 融,就是想通过技术的力量,做微小的、值得信赖的、能够给小微企业 和老百姓带来幸福感的金融。 在工业时代,“客户是上帝”仅停留在嘴边;在互联网时代,真正以 用户为中心的思维和商业模式正在逐渐为大家所接受,而基于此最终带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来的对整个商业的再造——从用户真实需求出发,为用户解决问题,帮 助用户实现到达梦想彼岸的精神,创造用户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成就企 业本身,才是未来商业世界的根本。这也是“互联网+”的核心逻辑:不 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而是互联网技术改变商业的运 作方式甚至文明根基。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序二 案例的价值 文/李伟(长江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来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博士二年级时,我修了一门名为“工业组织”的课。这门课探讨了反垄 断和行业监管的问题,让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讨论美国反托拉斯法和 行业监管法规在执法中的经典案例。 这门课的教学方式与其他课非常不同,它不是以传统的老师讲、学 生听为模式,而是以案例和学生讨论为主。课上使用的案例都是美国历 史上著名的反托拉斯法和行业监管法规在执法中的经典案件,例如标准 石油公司和美国铝业公司。这些案例只陈述事实(大多取自于法院的判 决书和法院的记录),而不对相关问题做出分析或判断,教授也不会明 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授没有自己的观点),而是着力 以开放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在不断的讨论中,同学们从各个角度提出 自己对案例所涉问题的分析和看法,并辩论各种可能判决方案的社会收 益和社会成本。我发现案例中涉及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没有正确答案,大 家对案例的讨论就是一次思想火花碰撞的过程。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案例教学,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当时就给我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多年后我发现自己已记不得大多数博士课程内容 时,对这门课的许多内容却记忆犹新,甚至有历历在目的感觉。当然, 我还另有收获。通过课堂上的讨论,我对用经济学的道理来分析现实生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活中的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以及与人交流的自信心大增,为日后在美 国找教职的时候接受面试和做专题讲座预先做了些准备。 博士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杜克大学的富科商学院教书。虽 然杜克大学富科商学院不是以案例教学为主,但我当时已开始尝试案例 教学。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对案例教学的理解还非常肤浅,因为当 时我主要是以讲案例为主,而非引导学生讨论。 几年后,我加盟了弗吉尼亚大学的达顿商学院。达顿商学院是一所 以案例教学为主的商学院,我刚去的时候有
从颠覆到创新
投资理财 >
创业 >
创业 >
文档预览
422 页
0 下载
45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user 于 2021-04-05 09:54: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