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断舍离 [美]格雷琴·鲁宾 著 刘甸邑 译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致读者 前言 第1章 财富 大道至简 创建属于自己的圣地 逐一清理 阅读说明书 第2章 婚姻 证明我的爱 早晚亲吻 给出鼓励 关注积极乐观的一面 承担责任 第3章 为人父母 用心关注 避免过度反应 共享兴趣 一起探险 温暖地问好和告别 第4章 内在设计 重塑自我 远离负能量 三思而后行 回应他人的好意 放弃自我控制 第5章 时间 主导自己的生活 掌控口袋里的“办公室” 给孩子自由 坚持做一件拖延已久的事 更有创意地生活 第6章 身体 在经历中体验 拥抱好味道 礼貌地敲门 好好过节 跳上几步 尝试针灸 第7章 家庭 学会感恩 进门仪式 与父母畅谈 筹划小惊喜 与妹妹合作 第8章 环境 拥抱当下 欣赏所在之地 多行善举 找到自己的使命 创建一处秘密基地 第9章 此时此刻 把握现在 后记 致谢 版权页 献给我的妹妹伊丽莎白 能在家感到幸福是一切雄心壮志的最终结果,是所有进取心和努力 的终点站。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安全了,安全了,安全了。”房子的心脏猛烈地跳动着。“这么多 年了——”他叹气。“你们再一次找到了我。”“在这儿,”她低声喃 喃,“你们睡觉;在花园里阅读;大笑,在阁楼的地板上滚动苹果。我 们把宝藏留在这儿了——”俯身,他们带来的光亮让我睁开双眼。“安全 了!安全了!安全了!”房子心跳的节拍是这样狂野。我哭着踱 步,“哦,这就是你们埋藏的宝藏?那心中的光亮。”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 致读者 幸福计划是一种日常生活实践法。首先是准备阶段,你要认识到什 么能带给你快乐、满足和专注,以及什么会带给你愧疚、愤怒、无聊和 懊悔。其次是制订计划,你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来增强你的幸福 感。之后就是最有趣也最困难的部分:执行并坚持你的计划。 这本书是关于我第二个幸福计划的故事——关于我这一次尝试了什 么,学到了什么。 从我制订第一个幸福计划到现在已经五年了,其间不断有人问 我:“你的计划真的有效吗?你的生活看起来并没有改变太多,你真的 变得更幸福了吗?” 的确,我的生活仍然维持原样:同样的丈夫,同样的两个孩子,同 样的工作,同样的公寓,同样的循规蹈矩的日常生活。然而我的幸福计 划确实让我收获了幸福;我意识到我要做出改变并且将其付诸实践,遵 守我的个人信条“做自己”,我有能力在不改变我的生活的前提下改变我 的人生。 “我没办法开始一个幸福计划,”你也许这么断言,“我没有额外的 时间、金钱或者多余的精力。我的计划表已经够满了。”但是,在大多 数情况下,我的幸福计划并没有用掉太多的时间、金钱或者精力。要让 自己更幸福的确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本身也是件让人幸福的事 情;真正的挑战是有目的地选择做什么——然后去做。 我常疑惑,为什么逼迫自己去做让自己幸福的事也这么困难?我通 常知道什么行动计划会让我自己更开心,但我还是要督促自己去完成计 划。每天,我都会亲吻家人,保证足够的睡眠,不再反复查看邮件,并 积极鼓励他人。每天,我都告诉自己要接纳自我,并给自己更高的期 望。 我的第一个幸福计划涉猎甚广,而本书的主题则局限得多,也深入 得多。我意识到在给我带来幸福感的方方面面中,我的家庭是最重要 的。所以,我决定多花些时间,多用点儿精力在家庭上。我希望借助这 本书中的行动计划,让我自己和家人都在家里感觉更舒适、更自在。 当然,因为这是我的幸福计划,所以它反映了我的生活环境、价值 观、兴趣爱好、脾气秉性。每个人对于家庭或者幸福的想法都是独特 的,但我敢保证,几乎所有人都能从幸福计划中获益。 “那好,”你也许这么想,“既然每个人的幸福计划都是独特的,那 我为什么要读她的计划呢?”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关于幸福的研 习告诉我,我从他人的经历中能学到更多,远远多于我从阅读哲学著作 或者调查报告里能学到的。从他人的经历中,我也能看到我自己的影子 ——即使我和他们看起来没什么共同点:比如我和我自己的三个人生导 师就很不同,他们一个是追根究底、有拖延症的词典编辑,一个是人生 1/3以上的时间都在修道院度过的修女,还有一个是《独立宣言》的签 署人之一。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教育的故事。 我希望我的幸福计划能帮助你开始自己的幸福计划。不论何时,不 论何地,现在都是你开始幸福计划的最佳时点。 前言 “幸福的奥秘就是对生活中的所有细节都抱有真正的兴趣。”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一个夏末的周日傍晚,在我把餐具从洗碗机里取出来的时候,我突 然陷入了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情感,强烈的恋家情结像海浪一样向我扑 来。想家——为什么?可能是气味的暗示,也可能是灯光的色彩,引发 了一些难以忘怀的记忆。恋家——怎么会呢?我也摸不着头脑。此刻, 我就站在自家的厨房里,我的家人就在旁边的客厅,我的丈夫杰米在盯 着电视看高尔夫球赛,女儿伊丽莎和埃莉诺在玩“开餐厅”的模拟游戏, 但我就是突然地非常想念他们。 我环顾四周——蓝色的炉子、木质的刀架、坏掉的烤箱和窗外的街 景,一切都是这么熟悉,以至于我经常会忽略它们。 “您今晚需要什么甜点吗?”我听到埃莉诺扮成餐厅招待,甜甜地说 道,“我们有苹果派、蓝莓派和南瓜派。”我望着客厅里的女儿们,像往 常一样,她们的棕色长发随意扎成马尾,埃莉诺的脑袋上还扣着一个皱 巴巴的招待帽。 “蓝莓派,谢谢。”伊丽莎一本正经地回答。 “怎么不问我?”杰米凑热闹,“你也要来问我准备吃点儿什么吧?” “不,我们不带爸爸一起玩儿!” 我到底在向往什么样的生活?我突然明白,我是如此恋家。此时此 刻,我怀旧又伤感:杰米、我和两个女儿朝夕相伴,我们的父母都身体 健康而且忙于自己的事业,两个小侄子刚开始学着说话和玩耍。在可以 预见的未来,除了伊丽莎即将升入初中以外,并没有什么大事。 我想起英国文学巨匠塞缪尔·约翰逊(我和这个18世纪编写词典的 怪咖天才没有半点儿相似,但他的作品总能让我产生共鸣)的一句 话:“能在家感到幸福是一切雄心壮志的最终结果,是所有进取心和努 力的终点站。” 诚如其所言。我一边思考,一边收拾碗筷。约翰逊是对的,家就是 我生活的中心,不论悲喜。但“家”到底是什么呢?我到底想从家里得到 什么? 对我来说,家就是我不用按铃就能进的门,是我不用经过允许就能 拿出一把零钱的储蓄罐,是我不用担心馅料不合口味就能吃的金枪鱼三 明治,是我可以直接拿走翻查的一沓信。家的核心是我的家人,我家人 所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如果我一个人生活,那么家就是我所爱的人留 下爱的痕迹的地方。 家是无条件的归属感,家既能带来愉快,也能带来痛苦。诗人罗伯 特·佛斯特写道,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你本不应拥有的”。当我在家 时,我会产生莫大的安全感和被接纳感,同时也感到自己肩负着责任和 义务。和朋友在一起时,我的热情好客是自发的,而对我的家人来说, 他们不需要请柬就能得到我所有的爱。 家也是我活动的中心,是我时间表的中心,更是我想象力的中心。 我的世界就围绕着家这么一个点运转,一个大大的、鲜红的、写着“到 家了”的箭头就隐形地悬在我家的屋顶上。我记得当年我和杰米是从往 南十个街区的地方搬到这里的,对当时的我来说,整个纽约城都好像因 为搬家而摇晃着重新定位,以确保我们的家重新成为世界的正中心。 在我家不起眼的门后,等待着我的是我和家人们创造的小世界,其 中充满了安全、探索、舒适和爱。大衣柜里面的干爽气味,直梯移动时 发出的轻微的叮 声,门后摆得整整齐齐的图书,我们共用的牙膏味道 ——这一切构成了我家的基础。 我为什么之前没有仔细思考过我的家呢?突然间,“家”这个概念就 像在我的脑子里爆炸了一样。“家!”伴随着一阵狂喜,我把最后一个洗 好的杯子放到架子上,“我要开始一个新的幸福计划,这次我要关注我 的家!”我的大脑立刻被各式各样的关于家的想法塞满了。 我曾经完成了一个为期一年的幸福计划,在这一年中,我尝试着在 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寻找提升幸福感的办法并努力实践。有人告诉我说, 所谓的“调查研究”其实是对自己内心的探索,而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写一 本与之相关的书。我完成了第一个计划并最终出版了《幸福哲学书》 (The Happiness Project)一书。在那一年,我试图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找 寻幸福感;同时我也发现,虽然我的生活充满了细碎的快乐,但是我常 常放纵自己纠结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和莫名其妙的忧伤。我真心期盼自己 能更加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并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为了能实现这个目标,我进行了详细的筹划:在那一年的12个月 里,我赋予每个月一个主题(友情、工作、健康,等等),每个主题都 伴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我为了增强幸福感而制订的那些烦冗 但有条理的计划对某些人(比如我的丈夫杰米)来说甚至有些可笑,但 是这些计划对我而言确实奏效了。 我也愿意参考其他人更为激进的幸福计划,比如梭罗去瓦尔登湖隐 居,或者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旅居印尼,但我更愿意从日常生活中 发现幸福和快乐。我并没有不羁的灵魂——我每天都吃相同的食物,也 不怎么出远门;我能想到的冒险顶多就是冬天不穿外套跑到外面去。而 且,即便我制订了一个极富冒险性的幸福计划,我也不认为我能实现 它。(对于我来说,即便只是离开曼哈顿过一个周末,我也会事无巨细 地做好计划。)我有工作,有家庭,有持续增加的待办事宜,还有恋家 的天性,鉴于此,搬家去巴黎或者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一类的事应该不太 适合我。相反,我打算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幸福。 在我的第一个幸福计划里,我尝试总结了一系列和幸福相关的规 律。在这次的计划中,我会对这些规律加以应用。在我的设想中,这个 野心勃勃的计划将囊括和家有关的一切,比如人际关系、财务、时间、 身体和邻居。当然,也包括换掉那台坏了的烤面包机。 我关上了洗碗机,抓起印着凯蒂猫的便携记事本和一支笔,开始头 脑风暴关于家的行动计划。 我不会等到新年才开始我的计划,我要马上开始实践。我决定下个 月,也就是9月,就行动起来。9月也是新学年的开始,虽然我已经不是 学生了,但9月对我来说一直象征着机遇和可能性。每年的劳动节[1]就 像一个路标一样提醒我该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省了,就像新年、重要 亲友的生日、高中或者大学同学的聚会,以及我第一本书的出版纪念日 一样。近年来,9月就像是妈妈们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我着急忙慌地填 写各种健康表格、紧急联系人表格,置办各种文具。我真是手忙脚乱, 已经不知道我究竟填了什么,交了什么,又买了什么了。 因为有两件特别的事情要发生,所以这一年的9月也会变成我家的 里程碑。5岁的埃莉诺要上幼儿园了,从此,她用手指画画、坐婴儿推 车、睡午觉的权利将一去不复返。同时,11岁的伊丽莎即将升入六年 级,我们很快就要迎来与青春
幸福断舍离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user 于 2021-04-11 11:52: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