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内容简介 当世界进入“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全新时代,我们需要新范式来思 考世界。此时的知识本身不再是核心竞争力。真正的竞争力,是我们对 世界前沿新知的好奇心,对意义感的渴望和追寻,以及运用新知识进行 思维和创造的能力,这无疑是我们为应对社会变化进行的“智识”(智慧 和见识)上的冒险。本书糅合了大量的前沿新知,涉及复杂经济学、行 为经济学、进化心理学、社会学、认知科学、互联网科技等多个学科, 多维度地解读了智识信息时代的制胜关键。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智识的冒险:精英如何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潘启雯著.—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8 ISBN 978-7-121-35637-7 Ⅰ.①智… Ⅱ.①潘… Ⅲ.①思维形式-通俗读物 Ⅳ.①B804-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11376号 策划编辑:林飞翔 责任编辑:张 毅 zhangyi@phei.com.cn 印  刷: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装  订: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73信箱 邮编:100036 开  本:720×1000 1/16 印张:16 字数:260千字 版  次:2019年8月第1版 印  次:2019年8月第1次印刷 定  价:49.80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 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联系及邮购电话:(010) 88254888,88258888。 本书咨询联系方式:(010)57565890,meidipub@phei.com.cn。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前言 Introduction 如何面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总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或特征:14~16世纪的文 艺复兴从哲学角度一直被称为“冒险时代”;17世纪的“理性时代”过去之 后,“启蒙时代”随之而来;19世纪和20世纪则分别是“意识形态时 代”和“分析时代”;至于21世纪,全球的时代特征被众多学者概括为“复 杂性和不确定性”。 “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之说风行学界,原因有两个。其一,科学和技 术的进步让人类可以创造生命,甚至通过极其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制造 新物种。以色列历史学家、未来学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未来简史》(Homo Deus)里预言人类即将可以“扮演上 帝”:一种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办法操纵自然,包括推迟甚至最终征服死 亡的可能。美国相关机构所认定的未来几年的大部分关键技术趋势在30 年前都还闻所未闻。其二,人性被无望和沮丧感重重包围,这些感觉来 自我们似乎无法克服的挑战,比如污染、气候变化、种族主义和恐怖主 义。人工智能、自动化、共享经济等导致的就业岗位消失、对根深蒂固 的社会结构的冲击,以及具破坏性的争斗加剧了经济不平等,大大加深 了我们的无力感。 当世界进入“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代,我们需要新范式来思考世 界,从而指导我们为推动和平与繁荣做出努力。当然,“复杂性和不确 定性”这两个重要社会趋势的存在,也让知识本身不再是核心竞争力。 真正的竞争力,是我们对世界前沿新知的好奇心,对意义感的渴望,以 及运用新知识进行思维和创造的能力,这无疑是我们为应对社会变化进 行的“智识”(智慧和见识)上的冒险。 我们无时无刻不身处变化之中 复杂性,即科学家通常所说的“复杂系统”,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事 实上,复杂系统早在30多亿年前就出现了。动物体内的免疫系统便是一 个复杂系统,蚁群、地球气候、老鼠的大脑、一切活细胞内的生物化学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过程皆是如此。此外,还有人为的复杂系统,即人类无意识地干预让整 个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如气候。换句话说,我们或许制造了气候变化,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知道这一点。 “复杂性范式”是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在1973年 发表的《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中首先提出的概念。1979年,比利时 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伊利亚·普里高津(Ilya Prigogine)也提出了“复 杂性科学”的口号。莫兰认为,复杂的东西不能被概括为一个主导词, 不能被归结为一条定律,不能被化归为一个简单的观念。复杂性认识是 在承认对象的多样性因素之后,还看到对象的统一性因素,即把对象看 成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有序性和无序性的统一。有序性 和无序性的共存使得事物和主体本身常常面临多种可能性的选择。关于 复杂系统,南非学者保罗·西利亚斯(Paul Cilliers)在《复杂性与后现 代主义》(Complexity & Postmodernism:Understanding Complex Systems)一书中较为清晰地为我们梳理了它的10项本质特征。 (1)复杂系统由大量要素构成。当要素数目相对较小时,要素的 行为往往能够以常规的术语赋予正式描述。不过,当要素数目变得充分 大时,常规的手段(例如某个微分方程组)不仅变得不现实,而且也无 助于对系统的任何理解。 (2)大量要素是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我们并没有兴趣将沙 滩上的沙粒当作复杂系统(来研究)。要构成一个复杂系统,要素之间 必须相互作用,而且这种相互作用必定是动力学的。一个复杂系统会随 时间而变化。这种相互作用,不一定必须是物理的,也可以设想成信息 的转移。 (3)相互作用是相当丰富的,即系统中的任何要素都在影响若干 其他要素,并受到其他要素的影响。不过,系统的行为,并不是由与特 定要素相联系的相互作用的精确数量所决定。如果系统中有足够的要素 (其中一定有一些冗余要素),若干稀疏关联的要素也能够发挥与丰富 关联的要素相同的功能。 (4)相互作用自身具有若干重要的特征。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 线性要素的大系统通常会崩溃成小许多的与之相当的系统。非线性也保 证了小原因可能导致大结果,反之亦然。这是复杂性的一个先决条件。 (5)相互作用常常作用于某个相对小的短程范围,即主要是从直 接相邻处接收信息。长程相互作用并非不可能,但是实践上的制约迫使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我们只能做这种考虑。这并不预先排除大范围的影响——因为相互作用 是丰富的,从一个要素到任何另一个要素的途径通常包含着若干步骤。 结果是,相应的影响也按此方式进行了调整。这可以通过若干方式得以 增强、抑制或转换。 (6)相互作用之间形成回路。任何活动的效应都可以反馈到其自 身,有时是直接的,有时要经过一些干预阶段(intervening stages)。 这样的反馈可以是正反馈(加强,激发),也可以是负反馈(减低,抑 制),两种反馈都是必要的。在复杂系统中相应的术语叫作归复 (recurrence)。 (7)复杂系统通常是开放系统,即它们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事 实上,要界定复杂系统的边界往往是困难的。系统的范围并非系统自身 的特征,而常常由对系统的描述目标所决定,因而往往受到观察者位置 的影响。这个过程被称作构架(framing)。封闭系统通常都只是复合 的。 (8)复杂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运行。因此必须有连续不断 的能量流,保持系统的逐级传递,并保证其存活。平衡不过是死亡的另 一种说法。 (9)复杂系统具有历史,它们不仅随着时间而演化,而且过去的 行为会对现在产生影响。任何对于复杂系统的分析,如果忽视了时间维 度就是不完整的,或者至多是对历史过程的共时快照。 (10)系统中的每一要素对于整体系统的行为是无知的,它仅仅对 其可以获得的局域信息做出响应。这一点极其重要。如果某一要素对于 作为整体的系统将要发生什么都“知道”,那么所有的复杂性都必定出现 在那一要素中,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复杂性是简单要素的频繁 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简单要素仅仅对呈现给它的有限的信息做出响 应。当我们观察作为整体的复杂系统的行为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从系统 的个别要素转移到了系统的复杂结构。复杂性正是由系统各要素之间的 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从“复杂系统”这10项本质特征中不难发现,复杂系统是到处存在 的,并不是只有社会是复杂的,人类社会的每个原子也是复杂的。 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中,甄嬛说过一句话:“世间的阴 差阳错从未停歇,都是寻常。”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下世界及未来的种 pdf资源网 http://pdf.018zy.com 爱书网 http://www.aibook01.com 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颇为贴切。早在1969年,如今常被人们奉为“现 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就预言,西方社会正在 进入一个新的“不连续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技术、市场、商业运营, 甚至工作的本质都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因此这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 代。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ラer)在他的畅销巨著《未来的冲击》 (Future Shock)中延续了德鲁克的这一思想。托夫勒将未来描绘成一 个不断经历冲击的社会,因为“在太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太多的变化”。组 织机构教育专家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on)在1973年的著作《超越稳 定状态》(Beyond the Stable State)中甚至认为,我们的社会将永远不 可能复归稳定。基于这一点,舍恩提出,企业必须将自己定位成不断学 习的组织机构。 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颇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也注意到了“变化加速”这 个现象。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和德国社会 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将这种现象称为“现代性”的晚期阶 段。他们进一步指出,在这个阶段,不仅仅是技术和企业,就连社会结 构本身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些理念深深地影响并成就了之后的一大 批商业类书籍作家,如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和加里·哈默尔 (Gary Hamel)。彼

pdf文档 智识的冒险

文学 > 文学 > 文学 > 文档预览
275 页 0 下载 82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智识的冒险 第 1 页 智识的冒险 第 2 页 智识的冒险 第 3 页 智识的冒险 第 4 页 智识的冒险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270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user2021-04-12 02:32:14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DocHub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多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